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长沙模拟) 在二里头文化的重大发现中,作为礼器的玉石牙璋的辐射范围已经到了越南北部,与《禹贡》所载的九州的大致范围以及秦汉帝国统一疆域的大致范围相当。这说明二里头文化(   )
    A . 奠定了早期中国基础 B . 印证了中国五千多年文明的历史 C . 重塑了华夏民族意识 D . 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 1. (2024高三下·安化模拟) 下图是距今五千余年的良渚遗址示意图,遗址面积100平方公里,遗址多达400余处,其核心良渚古城为三重结构。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   )

    A . 黄河流域已进入文明社会 B . 最早的稻作农业出现 C . 中华文明历史轴线的延伸 D . 邦国的神权色彩浓厚
  • 1. (2024高三下·安化模拟) 刘邦立汉以后重建封建制度,陆续分封诸侯王和列侯,然而汉代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双轨体制”只施行于关东地区,在关西地区则采取全面郡县的一元统治体制。统治者旨在( )
    A . 吸取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B . 贯彻因俗而治政策 C . 构建中央优势的区域格局 D . 健全地方行政体系
  • 1. (2024高三下·雅安模拟)  商鞅变法时建立的乡村基层组织即乡里什伍制,后世王朝大多得以保留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如汉代的乡里什伍制、唐代的乡里保邻制、宋代的保甲法、明代的里甲制等。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
    A . 礼法并施的治国理念 B . 政治制度的延续与变迁 C . 基层自治意识的增强 D . 后世王朝缺乏创新精神
  • 1. (2024高三下·雅安模拟)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统一六国之后,政府所属的“祠官”对全国山川的官方祭祀进行了统一安排,关东地区列入官方祭祀的对象有山五川二,关西地区则是山七川四。秦朝这安排( )
    A . 强化了秦人的统治地位 B . 体现了儒学影响力扩大 C . 改变了祭祀的社会功能 D . 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差异
  • 1. (2024高三下·雅安模拟)  西周时期,周天子通过赐命礼等伦理定位与价值操演获得了整个社会的精神信仰,进而凝聚成“一心辐揍”的价值思维,将王室与诸侯持为一个政治实体,建构出“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的政治结构。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 . 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 B . 国家统一的文化心理认同增强 C . 贵族统治秩序开始确立 D . 原始民主制遗存依然发挥作用
  • 1. (2024高一下·合江期中) “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该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更从政治、军事、经济起到地缘互补的巨大优势效应。关于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的重要特点正确的有( )

    ①郡县体制 ②国家统一 ③“要在中央” ④因俗而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 (2024高二下·余姚月考) 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青铜神树、人首鸟身像、纵目面具等文物,明显有着不符合中原文明的历史气息,反倒和神秘的古埃及文明关联密切。而龙的崇拜、铜铃(青铜编钟的前身)、镶嵌绿松石铜牌饰等文物发现,则显露出许多中原文化基因的“蛛丝马迹”。这反映出( )
    A . 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B . 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 古蜀国发展深受外部影响 D . 南北文化交流频繁密切
  • 1. (2024高二下·余姚月考)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在他的医学著作中,理、法、方、药齐备,使中医学辩证论治的法则趋于完善,所以历代医学家推崇他为医圣”。“他”的医学著作( )
    A . 奠定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B . 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C . 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 D . 记载了青蒿素对治疗疟疾的作用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从西域传入的粉食方法,东汉时已普及,文献中的汤饼,即今日的面条。大麦、小麦与黍稷稻逐 渐成为我国北方的主要食品。引发这一饮食文化革命的特定历史条件是(    )
    A . 北方气候变化 B . 丝绸之路开通 C . 人口经常流动 D . 食品种类繁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