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实现了全澳包括教会学校及国际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升挂国旗全覆盖,成立学界升旗队;以及新设立家国情怀馆、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等场所,丰富学生对国家、澳门历史的多元学习体验。澳门特区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 )
    A . 拓展了澳门在国际社会的活动空间 B . 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C . 为国际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典范 D . 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1.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如图是李可染创作的套色木版年画《新得的黄牛》,上有题诗为:“前天分了房和地,今天拉回大黄牛,犁铧绳索收拾好,明天先耕村东头,只要咱们加油干,往后吃穿再不愁。”这反映了画家( )

    A . 受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影响 B . 对农村土地改革的支持 C . 对农业生产合作化的赞颂 D . 对农业机械化缺乏认识
  • 1. (2024高三下·娄底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我国的化肥生产能力仅6000吨,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农业种植需求。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化肥生产技术,只相当于美国四十年代的水平。1972年,中国化肥更是有55%依赖进口。化肥紧缺,关系到千千万万群众的口粮,因此新中国把化肥列为战略资源,举全国之力提高生产,并不遗余力用极其宝贵的外汇进口。在1973年,国家计委就向国务院建议,在3至5年内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也被称为是“四三方案”,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引进了13套大型化肥装置。这些装置引领了中国化肥特别是氮肥行业与世界接轨,步入大型化、低能耗的发展道路。这是继1950年代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到了1978年的时候,我国的年产尿素可以达到159万吨,可增产稻谷近6500万到8000万吨,也就是1300亿到1600亿斤,而1978年的国内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095亿斤。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3年中国引进13套化肥生产设备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3套化肥生产设备引进的重大意义。
  • 1. (2024高三下·娄底月考)  下图为1978年-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私营和国有工业企业数量(户)。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工业( )

    A . 经济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B . 公有制主体地位受到冲击 C . 现代企业制度渐趋完善 D . 多种所有制得到共同发展
  • 1.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幅宣传画,根据图片信息判断其反映的主题最可能是( )

    A .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B . 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推行 C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 .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展开
  • 1. (2024·长沙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4年11月,教育部在苏联专业分类模式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以行业部门为专业分类设置框架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如表5)。

    表5

    行业部门

    专业门类

    专业类数量

    专业数量

    专业数量比例(%)

    工业部门

    工科

    16

    106

    41.2

    建筑部门

    3

    20

    7.8

    运输部门

    3

    16

    6.2

    教育部门

    大学

    文科

    2

    25

    9.7

    理科

    1

    21

    8.2

    高等师范

    师范

    1

    16

    6.2

    财政经济部门

    财经

    1

    16

    6.2

    农业部门

    农科

    4

    13

    5.1

    艺术部门

    艺术

    4

    13

    5.1

    保健部门

    医科

    2

    5

    1.9

    林业部门

    林科

    1

    3

    1.2

    法律部门

    政法

    1

    2

    0.8

    体育部门

    体育

    1

    1

    0.4

    总数

    40

    257

    100


    1963年9月,为解决高校在专业设置实践中专业数目过多、专业面过窄、专业名称混乱等问题,国务院批准发布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如表6)。

    表6

    专业门类

    专业类数量

    专业数量

    专业数量比例(%)

    工科

    14

    207

    47.9

    文科

    0

    53

    12.3

    理科

    0

    42

    9.7

    师范

    0

    17

    3.9

    财经

    0

    10

    2.3

    农科

    0

    33

    7.6

    艺术

    6

    36

    8.3

    医科

    0

    10

    2.3

    林科

    0

    14

    3.2

    政法

    0

    2

    0.5

    体育

    0

    8

    1.9

    总数

    20

    432

    99.9

    注:包含试办专业,不包含绝密、机密专业。

    ——据王孜丹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科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展望》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两次“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调整的特点进行解析。

  • 1. (2024·长沙模拟)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各地陆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土地经营权的分离;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做好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进行分置的相关工作的完善与规范。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 (   )
    A . 适应了城市经济改革的需要 B . 体现了群众首创精神 C . 反映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 D . 尊重了农民主体地位
  • 1. (2024·长沙模拟) 表3 1949-2019年中国基层治理体制的变迁

    时间

    治理目标

    治理主体

    治理策略

    治理结构

    1949~1957年

    社会秩序

    政治、行政与社会

    动员式

    分散多元

    1958~1978年

    社会汲取

    政治与社会

    单位制

    政治一元

    1979~1999年   

    社会反哺   

    行政与社会

    项目制

    政社二元

    2000~2019年

    社会发展

    政治、市场、行政与社会   

    绩效制

    一核多元   

    其中1949-1957年基层治理的突出特征是(   )

    A . 社会改造 B . 社会治理 C . 社会重构 D . 社会培育
  • 1. (2024高三下·安化模拟)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部分地区开始出现专业户。80年代中期,专业户逐渐由养殖业、种植业向其他行业发展,从生产领域扩展到供销、加工、运输、服务等领域。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
    A .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已基本实现 B . 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有一定成效 C . 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得到提高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1. (2024高三下·安化模拟) 如表为某同学查阅资料制作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概况表。对其认识合理的是(   )

    时间

    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    

    财政收入

    粮食产量

    钢产量

    1950年    

    33.2%

    62.17亿元    

    1.32亿吨    

    61万吨     

    1952年

    43.1%

    173.94亿元

    1.64亿吨

    135万吨

    A . 国民经济形势好转 B . 新中国工业基础较好 C . 计划经济成效显著 D . 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