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七上·昭阳期中)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下列哪部著作(   )
    A . 《诗经》 B . 《尚书》 C . 《论语》 D . 《礼记》
  • 1. (2022七上·昭阳期中) 孔子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等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出身于贫贱之家。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
    A . 有教无类 B . 崇尚“自然” C . 克己复礼 D . 民贵君轻
  • 1. (2023九下·西陵期中)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既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选出属于其教育思想的一项(    )
    A . 无为而治 B . 有教无类 C . 以法治国 D . 兼爱非攻
  • 1. (2023九下·湘潭期中)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 . 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B . 西汉朝廷设置了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C . 刘秀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出现“光武中兴” D . 清朝推行垦荒政策——出现苏湖熟,天下足
  • 1. (2024七下·江油开学考)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
    A . “无为而治” B . “仁” C . “兼爱”“非攻” D . 以法治国
  • 1. (2024七下·德庆开学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司母戊鼎

    图二 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三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图四 《论语》书影

    图五 统一文字

    材料二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 (1) 阅读材料一图片,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分别对五幅图片内容进行论述说明,字数240字左右。
    2. (2) 依据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两点)
  • 1. (2024七下·德庆开学考)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醒目鲜明、重若千钧,字里行间洋溢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情怀和为民初心。下列与这一执政理念相符的学派及思想是(   )
    A . 道家“无为” B . 墨家“非攻” C . 法家“法治” D . 儒家“仁政”
  • 1. (2024七下·雷州开学考) “孔子成长的时代,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孔子认为,正是因为内心道德秩序观念的缺失才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坏,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因此,既然无望入朝执政扭转乾坤,那么退而育化人心也可以从根本上培育社会的元气。”据此可知,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是( )
    A . 教化民众,匡正社会秩序 B . 以法为教,建立法治社会 C . 有教无类,发展私塾教育 D . 著书立说, 宣扬儒家思想
  • 1. (2024七下·揭东开学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脉相承的智慧结晶。请你加入历史探究小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初步基础,……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

    ——摘编自赵吉惠《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

    材料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犬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三 东汉末年疫病大流行,他目睹百姓的痛苦, “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出了著名的医药学著作。这部著作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材料四 汉字书写在东汉以后发展成为专门的艺术,东晋时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兰亭集序》是东晋时期的代表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材料五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摘自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是什么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他的思想被其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诸子百家熠熠生辉”是指什么局面? 文中“释”于何时传入中国? 
    3. (3)  材料三中所述的“他”是谁? 他写了哪一部著名的医药学著作? 被后世尊称为什么? 
    4. (4)  材料四中作品的作者是谁? 后人尊称他为什么? 
    5. (5)  根据材料五,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 1. (2024七下·江苏开学考)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思想( )
    A . 影响后世统治者的治国理念 B . 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建立 C . 推动各国变法走向富国强兵 D . 体现了不同学派的分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