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邯郸模拟) 美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和代表,其意识形态中反共、反苏的理念十分明显。1945年9月美国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5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和苏联在战后能够合作。两个月后,这一数字下降到44%,到了1946年2月,这一数字下降到35%.这表明(    )
    A . 意识形态对立加速国际社会分裂 B .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无法合作 C . 美苏同盟破裂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D . 遏制苏联成为全体美国民众共识
  • 1. (2024·墨玉模拟) 20世纪50—70年代初是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美国、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 . 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B . 利用外来的经济援助 C . 建立了区域合作组织 D . 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 1. (2024·贵阳模拟)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有专家提醒,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没有控制好疫情,病毒就会向全世界蔓延。这说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要共同应对(  )
    A . 环境污染问题, B . 卫生健康问题 C . 世界粮食问题 D . 男女平等问题
  • 1. (2024·博罗)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
    A . 纽约画派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 B . 纽约画派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C . 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D . 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 1. (2024·博罗)  用和平的方式实现和平,逐渐成为一种实践范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关于大型武装冲突的决议统计表(1986年~1999年)

    区域

    大型武装冲突的数量

    安理会关于大型武装冲突的决议数量

    安理会决议的比例

    亚洲

    22

    4

    18%

    非洲

    24

    13

    54%

    中东

    11

    6

    55%

    欧洲

    9

    7

    78%

    美洲

    5

    2

    40%

    总计

    71

    32

    45%

    ——(瑞典)彼得·瓦伦斯滕《和平研究: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诺贝尔和平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获奖得主

    时间

    典型案例

    获奖类型

    弗雷德里克·帕西

    1901年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和平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和平事业

    路德维希·克魏德

    1927年

    各种和平会议的参与者,主张缓和国际关系

    和平运动

    马丁·路德·金

    1964年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

    争取平等的人权

    联合国难民署

    1981年

    由联合国大会创建,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人道主义机构之一

    人道主义援助

    穆罕默德·尤诺斯

    2006年

    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办人,作为一名实业家和经济学家,尤诺斯找到了一条广大贫困人民对抗贫困的方法

    关注民生对抗贫困

    ——摘编自张继文《从诺贝尔和平奖看和平的真正含义》

    材料三:20世纪末,多极世界已成定局,人类已融入一个复杂多变的巨大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历史已经是全人类共同的历史了,需要全人类共同推进。历史已完成从分散到整体的转变,全球化的趋势也不可逆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和自由引领人类进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摘编自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联合国安理会在针对大型武装冲突中所起到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诺贝尔和平奖”表彰范围的演变情况。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末以来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利因素。
  • 1. (2024·潮州模拟)  下表中美国核武器数量的变化反映出( )

    时间

    1946年

    1948年

    1952年

    1954年

    1962年

    数量/枚

    9

    50

    841

    2000

    28000

    A . 美国科技领先苏联 B . 两极格局形成 C . 多极化趋势出现 D . 冷战不断升级
  • 1. (2024·潮州模拟)  1955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亚非会议发言:“我们亚洲和非洲的国家难道除了亲共或反共之外就没有别的积极可为的作用吗?……我无法忍受看着亚洲和非洲的各个伟大国家才摆脱了奴役的桎梏获得自由,却又受到如此的轻蔑和侮辱。”这反映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 )
    A . 追求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B . 积极援助各地民族解放运动 C . 积极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D . 团结一致反对资本主义阵营
  • 1. (2024·惠东模拟)  1947年初马歇尔在莫斯科外长会议结束后,认为苏联“正在尽一切可能实现欧洲的彻底崩溃”,产生了“防止欧洲(经济)完全崩溃”的想法。据此,美国提出了( )
    A . 杜鲁门主义 B . 欧洲复兴计划 C . 尤里卡计划 D . 星球大战计划
  • 1. (2024·惠东模拟)  国际体系是由诸多国际行为体组成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汤伟《全球治理的新变化》绘制

    材料二 欧洲殖民扩张体系(15世纪末-20世纪初),参看史学家科林·弗林特绘制的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年)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治理变化的趋势。
    2. (2) 指出材料二中的第二个殖民收缩期,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其成因。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该观点做出合理解释。(要求:观点明确,解释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 (2024·惠东模拟)  表为现代能源危机,由此可见造成能源危机的最主要因素是( )

    1973年

    阿拉伯石油禁运战争,原油价格上涨300%

    1979年

    两伊战争,原油价格上涨400%

    1990年

    波斯湾战争,原油价格上涨250%

    2022年

    俄乌战争,能源价格上涨52.2%

    A . 大国引发的战争 B . 阿拉伯石油禁运 C . 阿拉伯石油减产 D . 新能源开发应用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