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上讨论的波兰重建问题、外蒙古的独立问题、对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都是背着当事国进行的。由此可知,雅尔塔会议(  )
    A . 损害了美、英等国家的利益 B . 体现了同情弱小国家的倾向 C . 充满了美苏互不妥协的气氛 D . 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 1. (2024九下·期末) 某校九年级同学在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采用了如下方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慕尼黑会议前,丘吉尔对张伯伦政府推行的政策进行了尖锐批评:“如果在纳粹武力威胁下投降,丕仅不会给英法两国带来和平和安全,反而会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加危险。”

    【材料二】

    【材料三】罗斯福认为,及早打败日本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太平洋发起全面进攻,并以南北太平洋两翼实行辅助作战,鼓励中国作出努力反对日本,使日本越来越深地陷入中日战争,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

    1. (1) 年代尺可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阶段和标志性事件。请分别写出以上年代尺中4个空白处的内容。
    2. (2) 材料一中丘吉尔批评的是哪一政策?之后发生的哪些史实印证了丘吉尔的预见(画线部分)?
    3. (3) 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采取怎样的态度?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后来会说“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的原因。
  • 1. (2024九下·期末) “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决不能够再抗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这段材料应该出自( )
    A . 开罗会议 B . 慕尼黑会议 C . 德黑兰会议 D . 雅尔塔会议
  •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43年下半年到战争结束,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举行了一系列会议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图。

    1. (1) 请根据所学知识,按顺序补充完成材料一表格的空格。
    2. (2) 归纳材料一中一系列会议的召开所起的共同作用。
    3. (3) 根据材料二中的图表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策源地是指战争策动、起源的地方。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欧洲和亚洲,对德国和日本的打击尤为严重,两国的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的极端势力上台,逐渐掌握国家大权,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对世界的和平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 (1)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列举德国为发动战争而进行扩军备战的一项史实。
    2. (2) 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并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 1. 统计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根据下表,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有( )

    ①世界大战是人类的浩劫②两次战争都带来巨大破坏

    ③都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④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在一场“暂时”的高峰会议中,苏、美、英三国首脑按照力量对比、国家强弱、在战争中的贡献大小以及利益“平衡”原则,对大国关系做出了调整。与此次会议相关的是( )
    A . 决定在战后成立联合国 B . 决定三国一致对德宣战 C . 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处置战败的德国 D . 回复到西方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 1.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协同合作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下列史实能佐证此观点的有( )

    ①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②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③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④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请列举参与雅尔塔会议的三个国家。
  • 1. 右图漫画描绘的是1945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场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漫画
    A . 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 . 商议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 C . 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 . 决定三国一致对德宣战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