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钦州模拟)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探寻发现和开放交流的历史。张老师以“文明交流与发展”为主题设计以下学习任务,请你完成。
    1. (1) 材料一

      时间

      4世纪

      7世纪

      8世纪

      12世纪

      16世纪

      19世纪

      国家和地区

      朝鲜

      日本

      印度

      阿拉伯国家

      欧洲

      非洲

      美洲

      大洋洲

      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这项不可或缺的创造,成为记录人类行为和情感的载体,让记忆得以保存,让文明得以传承。造纸技术经由亚欧大陆蔓延至整个东西方世界,让文明的传播和传承变得更加高效、更加迅捷。

      ——摘编自马克·科尔兰斯基《一阅千年:纸的历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的造纸术传至朝鲜的时间。并概括造纸术传播的特点及意义。

    2. (2) 材料二 甘蔗的原产地是印度或东南亚,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南方也是甘蔗的重要原产地,而制糖术应当是印度人的发明。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人在其征服的西亚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发明了一种新的使蔗糖汁澄清和结晶的方法,使该地区的制糖业发展很快。后来,阿拉伯人又把甘蔗种植及制糖技术传到欧洲。

      ——摘编自徐善伟《甘蔗种植及制糖技术的西传》

      根据材料二,指出制糖技术的发源地。并概括阿拉伯人对制糖业发展的贡献。

    3. (3) 材料三 文明交流史实(部分)

      时期

      事件

      交流概况

      古代

      亚历山大东征

      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扩展

      是东西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遣唐使来华

      遣唐使将唐朝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拜占庭帝国的扩张

      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特的拜占庭文化。

      郑和下西洋

      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当地进行贸易,发展友好关系。

      近代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与亚、非、美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文化向外传播。

      现代

      “一带一路”建设

      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涉及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

      根据材料三,以“文明交流与发展”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选取材料中至少2个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1. (2024·安新模拟) 许多非洲国家独立前,是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或矿产品的出口国,形成了“花生之国”“棉花之国”“可可之国”“铜矿之国”等。这表明,上述国家,当时( )
    A . 农业资源丰富 B . 自然条件恶劣 C . 人口外流严重 D . 经济结构单一
  • 1. (2024九下·剑河)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

    A . 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B . 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 C . 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D . 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 1. (2024·郴州模拟) 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材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
    A . 使世界完全连为一个整体 B . 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交流 C . 造成了非洲长期贫穷落后 D . 推动了西欧租地农场发展
  • 1. (2024九下·龙泉驿期中) 14 世纪后,欧洲男女服装都流行使用填充物,以突出显示男性的威武、雄伟和女性的曲线美。影响这一服装设计风格的史实是(   )
    A . 租地农场建立 B . 文艺复兴运动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法国大革命
  • 1. (2024·博罗)  拉丁美洲是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语言的美洲地区,两种语言都属于拉丁语族,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拉丁语源自印第安人 B . 新航路开辟加强各地的隔阂 C . 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D .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 1. (2024·博罗) 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14世纪中期以后,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自己耕种,由此开始形成的小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
    A . 庄园经济 B . 手工作坊 C . 手工工场 D . 租地农场
  • 1. (2024·惠东模拟)  如下图为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主要迁移方向图,导致图中③方向人口迁移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 . 工业革命的传播 B . 罪恶的三角贸易 C . 美国的独立战争 D . 拿破仑对外战争
  • 1. (2024·英德模拟)  14世纪,意大利的家庭住宅设计开始日益注重住宅中私人空间的建设和设置,很多贵族家庭重视房间的采光度,他们认为这有利于健康和精神舒畅。这一建筑理念体现了:(    )
    A .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 贵族阶层的炫耀富有 C . 自由平等观念的发展 D . 人文主义精神的追求
  • 1. (2024·丰顺模拟)  欧洲列强对非洲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对非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列强不同时期在非洲殖民活动的主要方式

    时期

    主要方式

    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以前

    开始侵入非洲,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进行连续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

    19世纪中叶以后至20世纪初

    逐渐放弃奴隶贸易,转而全面的殖民入侵非洲,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二  列强在非殖民地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比例

    ——据刘猛《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材料三  二战中殖民地人民与宗主国为战胜法西斯而并肩作战,大大提高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例如巴黎解放时进入巴黎的40万盟军中就有近30万非洲人。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民族主义不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殖民地人民高举起民族民主的旗帜向宗主国宣战。二战前非洲只有3个独立国家,二战后随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20世纪50年代非洲有6个国家独立,60年代末非洲被立国家已达到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二战后一大批独立民族国家构成了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等。

    ——摘编自《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列强在非洲殖民活动主要方式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瓜分非洲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推动非洲国家独立的主要因素。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