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绵竹模拟) 14—15世纪,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认识到,他们的学问不应仅限于研究古代经典的理论知识,还要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这一认识( )
    A . 带有“神权至上”色彩 B . 推动罗马帝国建立 C . 意图复兴古典文化 D . 具有人文主义特点
  • 1. (2024·会东模拟) 学者劳伦斯·贝尔格林在《黄金、香料与殖民地》中写道:“船队从欧洲出发,一路向西航行,到达遥远的东方。然后继续西行……这次航行不仅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也证明了美洲是一个独立的大洲。”材料中“这次航行”是( )
    A .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 . 哥伦布“发现”美洲 C . 达 伽马到达印度 D .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 1. (2024·娄底模拟)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营方式的转变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生产工具的进步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劳动者的智慧则是加速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庄园以农业为全,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

    材料二: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就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

    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示意图

    材料四:第二次工业革命部分发明示意图

    1. (1) 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西欧庄园和新垦区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差异,新垦区新式经营方式对欧洲有何影响
    2. (2) 请将材料三示意图中①处内容补充完整,并简述蒸汽机在工厂制产生中的作用
    3. (3)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对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论断,你有何启示?
  • 1. (2024·娄底模拟) 针对中世纪晚期的西欧经济,有学者指出,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的后果之一,是使农民与商品市场建立密切的联系,货币地租取得优势之日,就是西欧商品市场急剧扩大之时。这一观点强调货币地租( )
    A . 推动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B . 保障了庄因制度稳定 C . 是欧洲殖民扩张的开始 D . 促使了手工工场出现
  • 1. (2024九下·沙湾) 某部世界史著作指出,凡此种种,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壮举,也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伟绩;在此之前,地球上的各个区域之间缺少联系,而经由他们的努力,这些地区之间建立新的联系成为可能。材料中“壮举”是指(    )
    A . 手工工场兴起 B . 租地农场发展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早期殖民掠夺
  • 1. (2024·江安模拟) 有位美国学者说:“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将文明带往美洲,使今天的美洲得以享有进步的生活。所以,海外拓殖运动对未开发国家是有好处的。”与这位学者的说法相矛盾的史实是(   )
    A . 亚洲的香料、丝绸更加顺利地输往欧洲   B . 美洲的古文明被毁灭,土著居民大量灭绝 C . 新大陆的作物传入亚洲,增加了粮食作物的种类 D . 促进东西文化交流,扩展彼此视野
  • 1. (2024·乐业模拟) 章西女王宣言:“我绝不会放弃我的章西,谁敢占领章西,绝对没有好下场!”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
    A . 日本幕府统治 B . 印度民族大起义 C . 巴黎公社 D .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 1. (2024·钦州模拟)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探寻发现和开放交流的历史。张老师以“文明交流与发展”为主题设计以下学习任务,请你完成。
    1. (1) 材料一

      时间

      4世纪

      7世纪

      8世纪

      12世纪

      16世纪

      19世纪

      国家和地区

      朝鲜

      日本

      印度

      阿拉伯国家

      欧洲

      非洲

      美洲

      大洋洲

      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这项不可或缺的创造,成为记录人类行为和情感的载体,让记忆得以保存,让文明得以传承。造纸技术经由亚欧大陆蔓延至整个东西方世界,让文明的传播和传承变得更加高效、更加迅捷。

      ——摘编自马克·科尔兰斯基《一阅千年:纸的历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的造纸术传至朝鲜的时间。并概括造纸术传播的特点及意义。

    2. (2) 材料二 甘蔗的原产地是印度或东南亚,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南方也是甘蔗的重要原产地,而制糖术应当是印度人的发明。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人在其征服的西亚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发明了一种新的使蔗糖汁澄清和结晶的方法,使该地区的制糖业发展很快。后来,阿拉伯人又把甘蔗种植及制糖技术传到欧洲。

      ——摘编自徐善伟《甘蔗种植及制糖技术的西传》

      根据材料二,指出制糖技术的发源地。并概括阿拉伯人对制糖业发展的贡献。

    3. (3) 材料三 文明交流史实(部分)

      时期

      事件

      交流概况

      古代

      亚历山大东征

      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扩展

      是东西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遣唐使来华

      遣唐使将唐朝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拜占庭帝国的扩张

      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特的拜占庭文化。

      郑和下西洋

      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当地进行贸易,发展友好关系。

      近代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与亚、非、美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文化向外传播。

      现代

      “一带一路”建设

      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涉及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

      根据材料三,以“文明交流与发展”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选取材料中至少2个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1. (2024·安新模拟) 许多非洲国家独立前,是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或矿产品的出口国,形成了“花生之国”“棉花之国”“可可之国”“铜矿之国”等。这表明,上述国家,当时( )
    A . 农业资源丰富 B . 自然条件恶劣 C . 人口外流严重 D . 经济结构单一
  • 1. (2024九下·剑河)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

    A . 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B . 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 C . 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D . 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