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九下·鄂城期中) 如果对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19)的总体特征进行概括描述,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
    A . 屈辱中探索 B . 自大显无知 C . 民族的悲歌 D . 曲折里奋进
  • 1. (2023·仁寿模拟)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件

    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使中国逐步沦为B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材料二:1840年以后,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前赴后继、不懈探索。可是,“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也好,试图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也好,主张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也好,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开辟了井冈山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1. (1) 请写出材料一表中A、B的内容。 

      A:  

      B:  

    2. (2) 从材料二中提取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字数120字以上。)
  • 1. (2023·子洲一模)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识读图片再现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外国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昏庸统治,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任人欺凌、落后和贫穷的面貌,就必须进行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推翻这些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

    ——摘编自《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材料三 1953年—1956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指引下,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并存,支持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四 美国《赫芬顿邮报》子报《世界邮报》创刊号于2021年1月22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发布,创刊号刊登了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访,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日本等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反驳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摘编自香港《文汇报》

    1. (1) 材料一图中的情景发生在哪一运动中?这一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2. (2) 根据材料一指出“变局”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被推翻的标志性事件。
    3. (3) 列举“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交通运输领域和工业领域成就各一例。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使得国家的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写出这一时期具有了中国特色的国家政治制度。
    4. (4) 请列举“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的相关史实。(任举两例)结合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崛起的中国应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 1. (2023·株洲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兹因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这场爆发于1894年的战争,以中国在次年战败告终。这场战争对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来说,是一次毁灭性打击,因为中国此前一直把日本视为“小弟”,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竞争者。这场战争还被视为东亚权力中心从中国向日本转移的转折点,日本控制了中国的台湾和辽东半岛,并把中国的附庸国朝鲜,变成了受它控制的国家。 

    材料三: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没有把她列为“祸首”惩办,喜出望外,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她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永久和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这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的这次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本获得了材料一中英国没有获得的哪项特权?
    3. (3) 材料三中慈禧太后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说明了什么?
    4. (4) 近代以来,中国成为了列强任人宰割的羔羊,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历史绝不能再次重演,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 1. (2023·定远模拟) 当今世界,国家关系风云变幻,错综复杂,处理好国家关系,寻求区域合作,才能实现“和平发展”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在继续地采用着……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

    材料二: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年1月)

    材料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促使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战后,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种意识转化为争取民族独立的行动,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20世纪60年代末,新独立的国家已有69个,此后增加到120多个。大批民族国家的独立,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它们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列举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对殖民统治的史实。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贡献。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并指出其国际影响。
  • 1. (2023八下·汕头开学考) 如下图所示,y轴表示的是(   )

    A . 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 .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C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D . 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
  • 1. (2022八上·阳新期中) 1901年美国杂志《PUCK》发表了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 .   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 . 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C . 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 . 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
  • 1. (2022八上·济南期中) 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如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1. “……英国伦敦的茶商和丝商要求中国开放更多港口城市,降低关税,为此他们不惜推动政府再次发动侵华战争。”材料中的“战争”使(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 (2022九上·吉林期末) 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埋解,正确的是(   )
    A . 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B . 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C .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 . 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