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八上·成都期中)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 中国人民的抗争 C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近代化的探索
  • 1. (2022八上·龙湖期中) 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   )

    A . 中国领土主权一步步遭到破坏 B . 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 C . 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内地 D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 (2022八上·龙湖期中) 如图是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某一单元的目录。该单元的主题是(   )

    第4课   洋务运动.................................20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24

    第6课   戊戌变法.................................28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32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1. (2022八上·榆树期中)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加以探究。

    材料一:“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夜夜召唤我,在梦里,用你的声音……。”

    ——张晋松《我没有到过圆明园》

    材料二:

    图一 1842年中英签约 图二 1895年中日签约 图三 图四 1901年11国与清政府签约

    材料三:①西方侵略势力最早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允许该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活动;④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⑤旅顺大屠杀

    材料四:资本——帝国主义以各种方式入侵,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历史灾难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军事上,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政治上,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经济上,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索取赔款,抢掠财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上,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五:清中叶以后,封建制日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相反却更加腐败。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是把防止人民的反抗放在首位,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危及自身的统治。宣杨“防民慎于防寇”,常常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斗争失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六: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经济总量较小,经济技术的落后,又使中国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1) 材料一中“绅士的洗劫”、“文明的大火”发生在哪场战争中?是谁怎样夺去了圆明园的美丽?在这场战争前后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是哪个国家? 
    2. (2) A:图一、图二、图四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B:三个条约在内容上的共同点是都有

      C:三个战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社会。

    3. (3) 图三是创作于20世纪初的时事漫画,它反映的史实是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掀起了什么狂潮? 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六国提出共同宰割中国的照会是什么? 
    4. (4) 请将材料三史实序号分别填到下面对应的相关战争的空格内。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5. (5) 请你根据材料四,概括近代列强在侵华方式上表现在哪些方面? 
    6. (6) 请阅读材料五、六,概括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7. (7) 综合以上探究,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 1. (2022八上·大丰期中)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尽管战争的结局是残酷的,但道光帝并没有作深刻的自我反省,仍是一如既往的将一切责任卸于下属。……他在内心中认定战败的原因在于这批奴才未能实心实力办事,“天朝”的厄运在于缺乏忠贤智良之臣。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之力与相争,其意在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尤在避免中国君主与西方人直面相对。他害怕这种直面相对会扫尽天朝的礼文和成宪,因此宁肯舍弃关税之利。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慈禧看到列强未将其列为祸首,“大喜过望,立即诏告奕劻、李鸿章,不论条约如何苛刻,均可照办,并慷慨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中国近代史普及读本》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据材料分析道光帝认为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材料二中造成“中国君主与西方人直面相对”现象与条约中哪条规定有关?据材料分析咸丰帝反对的原因。
    3. (3) 据材料三分析慈禧“大喜过望”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最能说明“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是条约中的哪条规定?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清政府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1. (2022八上·谷城期中) 【在不平等条约中衰落】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材料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四:“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战争爆发于哪一年?如何理解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2. (2) 材料二中所描述的“把它付诸一炬”是什么事情?材料三的规定给中国民族工业带来什么危害?
    3. (3) 材料四的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条约中的哪一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 (4)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些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1. (2022八上·谷城期中) 【屈辱条约】
     

    割地

    给英国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赔款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埠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其他条款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1. (1) 请写出表格中①和②所代表的不平等条约名称。

      ①:②:

    2. (2) 请写出表格中序号所代表的条约内容。

      ③:④:

    3. (3)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独立主权。表格内容中,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呈现一种什么趋势?
  • 1. (2022八上·赣县区月考) 根据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序号

    事件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 (1) 请你把上表中事件按下表主题进行分类

      分类表(表2)

      主题

      事件(序号)

      列强的侵略

      ②、④、⑥、

      中国人民的反抗

      ①、

      近代化的探索

      ⑤、

    2. (2) 结合所学知识,从④和⑤、⑥和⑦、⑧和⑨三组组合中,任选一组说明其中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
    3. (3) 表1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 1. (2022八上·汽开区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尽管战争的结局是残酷的,但道光帝并没有作深刻的自我反省,仍是一如既往的将一切责任却于下属。…他在内心中认定战败的原因在于这批奴才未能实心实力办事,“天朝”的厄运在于缺乏忠贤智良之臣。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三:《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之力与相争,其意在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尤在避免中国君主与西方人直面相对。他害怕这种直面相对会扫尽天朝的礼文和成宪,因此宁肯舍弃关税之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面对日本大举出兵,李鸿章……让官兵相信“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即谁理至绌”。……以为,单凭外交上的折冲樽俎(指外交谈判),就可以“保全和局”……战争即将开始,清政府及其外交部门一直在等待(列强)调停,一个半月过去了,基本上未做军事上的准备……

    ——《甲午战争百廿年祭》

    材料五:慈禧看到列强未将其列为祸首,大喜过望,立即诏告奕劻、李鸿章,不论条约如何苛刻,均可照办,并慷慨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中国近代史普及读本》

    1. (1) 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分别是哪次侵华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2. (2) 结合地图分析,列强的侵略势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材料二中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道光帝认为战败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给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造成“中国君主与西方人直面相对”的现象与《天津条约》中哪一条款有关?根据材料三分析咸丰帝反对的原因。除《天津条约》外,再写出这场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例。
    5. (5) 结合所学,材料四描述的战争爆发于哪一年?请写出这场战争中的主要战役两例。
    6. (6) 根据材料四概括清政府对战争“未做军事上的准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点)
    7. (7) 依据材料五指出慈禧“大喜过望”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五中的“条约”是哪一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与列强的哪场侵华战争有关?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8. (8)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清政府在近代一系列的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对此你有何感受?

  • 1. (2022八上·揭西月考) 从1840年到1900年的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无一不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
    A . 西方列强国力强盛 B . 封建制度的腐朽 C . 地主阶级投降卖国 D . 闭关锁国的政策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