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南山模拟) 据记载,汴京“瓦子莲花棚、牡丹棚和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勾栏则从早到晚“全年不歇”。假如你生活在北宋,可以在此(   )
    A . 用“交子”兑钱打赏艺人 B . 市民在传颂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C . 观看字正腔圆的京剧表演 D . 与关汉卿同台演绎《窦娥冤》
  • 1. (2024·柳北模拟)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初年,益州(四川)用铁钱,体重值小,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要90斤到上百斤的铁钱,流通很不方便,于是成都十六家富商集资联合发行“交子”,开民间金融的先声。

    ——摘编郭彦岗《中国历代货币》

    材料二:实际上,工业革命的技术早已存在,但因为缺乏大量及长期资金支持,无法转为规模化生产。1694年,英国成立英格兰银行以募资解决财政危机,由此拉开金融革命的序幕。围绕英格兰银行建立起的遍布全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为棉纺织、煤炭和钢铁企业提供贷款,满足了工业化过程中大规模的资金需求。经过工业技术革命,英国银行累积了巨额资本。

    ——摘编自《全球产业金融观察报告(2018)》等

    材料三:1781年至1793年,英国销往中国的工业品只有1600万元,仅及中国销往英国茶价的1/6,必须以白银来抵付贸易逆差。19世纪初,从广州流入的白银,每年约在100万两至400万两之间。然而,1821年至1840年,中国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1/10。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1937年10月,陕甘宁边区银行成立,1941年国民党政府停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军费后,边区银行共发行边币38亿元,积极主动承担党政军各项经费供给。陕甘宁边区银行还以大量资金支持机关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让陕甘宁成为敌后游击队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边区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的建设过程中,总结了一套金融事业发展的好办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围绕生产的业务方针,民办公助的群众路线,事业需要的贷款原则。

    ——摘编自陈争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发行“交子”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说说金融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3. (3) 根据材料三,说出19世纪上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4. (4) 根据材料四,分析陕甘宁边区银行的作用。
  • 1. (2024·毕节模拟)  在我国漫长历史发展长河中,人民群众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开拓创新,创造出一个个奇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重大工程见证人民智慧】

    图1

    ——选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农具革新彰显人民智慧】

    图2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图3

    宋朝的拔秧工具,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人们 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选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科技成就凝聚人民智慧】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成为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力量,推动欧洲社会的发展,给欧洲乃至世界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自何成刚主编的《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1. (1) 图1工程的名称:,该工程的功能:
    2. (2) “此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南至余杭。其开通的意义:
    3. (3) 分别写出图2和图3生产工具的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生产工具的革新对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用。
    4. (4) 四大发明中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和火器对欧洲的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5. (5) 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的感悟。
  • 1. (2024七下·从江期中)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1. (2024七下·从江期中) 下列历史事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

    A . 开始使用牛耕 B . 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 . 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 .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1. (2024九下·益阳模拟) 蔗糖生产与贸易是一部实现跨国、关联、互动的全球史,折射出世界历史发展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  宋代时期,因蔗糖大量外销,使种植甘蔗比生产粮食能得到更加丰厚的利润。东南沿海地区,土壤气候适宜种植甘蔗,行销又便利,于是出现了专门种植甘蔗和制糖的“糖霜户”……当时人们也已经研制、掌握了蔗糖的制作和储藏技术。当然,宋代社会经济和航海技术的巨大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而宋代特殊的历史环境及由此而衍生 出的对外政策也是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蔗糖生产与贸易繁盛的原因。

    2. (2) 材料二  哥伦布第二次远航将甘蔗带到新大陆,此后西班牙、葡萄牙人控制的甘蔗种植园逐渐遍及整个美洲地区。繁重的劳动与疾病使美洲劳动力大量死亡,种植园主用非洲奴隶替换美洲土著。17世纪时英国获得巴巴多斯、牙买加以及其他产糖的岛屿,广泛扩展非洲奴隶贸易,打破了葡萄牙控制的洲际蔗糖贸易。到18世纪,工业品、奴隶、美洲的热带商品(特别是蔗糖)在大西洋上不断运转交换(见下图)。

      15至18世纪大西洋地区奴隶、蔗糖和工业品贸易的起点与终点示意图

      ——摘编自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根据材料二,简述蔗糖生产、贸易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蔗糖贸易给不同地区带来的影响。

    3. (3) 材料三  工业革命前,糖加工的技术面临几个问题:低效的蔗汁榨取,以风、牛和水为动力的作坊操作的不可靠性和速度缓慢。作为利用蒸汽驱动的工业压榨机加快了速度,成批成箱的蔗糖从生产车间运送出来,并且随着轨道运输与水路运输销往世界市场。 约自19世纪40年代起,当糖的世界市场扩张,许多英国企业家有意在亚洲发展糖厂……中国以各种方式并入这正在萌芽的世界市场和其“日益牢固的经济交易网”,从蔗糖出口国变为外糖倾销地。

      ——摘编自穆素洁《中国:糖与社会——农民、技术和世界市场》 

      根据材料三,简述工业革命前后英国蔗糖生产与贸易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1. (2024·沅江模拟) 以下三幅图片为某博物馆的一次展览作品,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   )

    A . 货币种类的丰富 B . 城市的建筑规模 C . 手工业技术发展 D . 商业的发展历程
  • 1. (2024·楚雄模拟)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北宋从越南引进优良高产品种占城稻 B . 经济重心南移使得南方经济迅速发展 C . 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D . 北宋前期四川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 1. (2024·河池模拟) 据宋人记载,相国寺瓦市可容纳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 者,必由于此”。可见宋代( )
    A . 科学技术领先 B . 商品经济繁荣 C . 市民文化素质高 D . 民族关系和谐
  • 1. (2024·模拟) 学界普遍认为宋代海外贸易频繁兴盛,但也有研究指出,宋代远洋外贸必须利用冬夏两季季风,向北的航线是“趁南风而去,得北风乃归”,往南则“冬南夏北”。影响宋代海外远洋贸易的因素不包括(   )
    A . 自然条件 B . 发达的造船业 C . 重文轻武 D . 国家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