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从江期中)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一线划定为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
    A . 宋金和议 B . 辽宋和议 C . 夏宋和议 D . 金灭辽
  • 1. (2024七下·贵州期中) 【民族英雄】南宋时著名的抗金将领是岳飞,他领导的“岳家军”英勇善战,在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 1. (2024七下·新宁期中)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 (1) 材料一

      年代标尺示意图一

      将对应历史事件分别填入横线。

      A;B;C

    2. (2) 材料二

      1005年,北宋与辽议和,史称A,双方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B,与宋多次交战,后议和

      1140年,南宋抗金名将C在郾城击败金军取得大捷

      1141年,宋金议和,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阅读以上历史信息,将字母处所缺知识点分别填入横线。

      A;B;C

    3. (3) 根据材料二,分析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 1. (2024七下·阳江期中) 宋金交战中,金军攻到黄河岸边,防守黄河南岸的宋军都望风而逃。金军连续好几天渡河,没有受到任何抵抗。金军的将领感叹到:“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哉!”该历史现象反映了( )
    A . 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 B . 北宋社会动荡不安 C . 北宋军事上的无能 D . 北宋经济上的积贫积弱
  • 1. (2024七下·阳江期中) 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反映了( )
    A . 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 B . 英勇不屈的报国情怀 C . 飘逸洒脱的浪漫风格 D . 闲适自由的乐观精神
  • 1. (2024七下·怀化期中)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岳飞的《满江红》。这最能说明了作者岳飞( )
    A . 对南宋统治的强烈不满 B . 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 C . 抒发自己的才华不被伯乐发现的忧郁心理 D . 对秦桧陷害自己的情况做出说明
  • 1. (2024七下·长沙期中)  如果把“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澶渊之盟、宋金和议等”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

    习主题应该是( )

    A . 唐宋时期的科技文化 B . 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 C . 唐宋时期的对外交往 D . 唐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 1. (2024七下·于都期中)  岳飞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其中岳飞率领“岳家军”大败金军骑兵主力的地点在( )
    A . 临安 B . 开封 C . 澶州 D . 郾城
  • 1. (2024七下·于都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图一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2. (2) 图二与图一相比,在政权名称上发生了变化,图二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3. (3) 图二与图一相比,政权疆域也发生了变化,图二中的A、C两国在当时达成协议,以哪里为分界线?
  • 1. (2024七下·萍乡期中) 唐宋元时期,国家在经济发展、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呈现出大国的气度。老师围绕相关内容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 (1) 任务一【对比材料——见证民族关系】

      材料一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指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根据材料指出这一“成熟办法”的作用。

    2. (2) 材料二  如图是两宋时期政权并立示意图

      请写出材料二中的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依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

    3. (3) 任务二【解读材料——汲取治国智慧】

      材料三  有鉴于百余年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教训,宋太祖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政权尾大不掉,作为巩固本朝统治的根本方针。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太祖为“防止地方政权尾大不掉”采取了哪些措施?

    4. (4) 材料四  在古代历史上,“中国”一词既是地域概念,又用来指称政权,同时又是一种美称。不仅汉族政权自称“中国”,少数民族政权也自称“中国”,“中国”的概念存在一种复数现象。元朝实现了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的转变。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实现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的转变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元朝在加强地方管理上实施了什么制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