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长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统治者是在法家思想指导下统一全国的,秦始皇所统治的中国,则成了一个大监狱。秦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意愿时,它的法律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当他们一味地严刑苛诛的时候,这种法律制度就走向了反面。……汉初统治者汲取秦亡的教训,采用是黄老思想。黄老之学主张清静无为,正好适应了当时的现实要求。

    ——摘编自戚怀洋《中国古代治国经验及启示》

    阅读材料,围绕“治国思想”这一主题,自行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200字左下。)

  • 1. (2024九下·通城月考) 【改革创新与发展】

    材料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阅读上述材料,请围绕“改革创新与发展”的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综合运用中国古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 1. (2024·沙依巴克模拟) 新疆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重要成员。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 (1) 请分别写出①、③处所代表的内容,②处逐步构成近代哪个民族的主体?
    2. (2) 观察上述图表确定一个主题。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请列举三类。
  • 1. (2024·朝天模拟) 据史书记载,秦统一之初,“文字异形”的现象仍十分突出:当时“宝”字的写法,有194种;“眉”字的写法,有104种……这给思想文化交流带来了不便。针对上述现象,秦采取的措施是( )
    A . 统一文字为小篆 B . 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 C . 统一度量衡制度 D . 创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
  • 1. (2024·上饶模拟) 伟大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人物1—实现大一统】

    材料一  他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探究人物2—近代史巨变】

    材料二  随着封建帝制的废除,依附于封建帝制的种种丑恶制度也被次第扫除……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竞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探究人物3—开辟新纪元】

    材料三  他是20世纪最成功的革命家。他立足中国国情,把握大局,掌控形势,将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统一战线与文化战线、政治宣传与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探究人物4—引领新时代】

    材料四  《春天的故事》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探究人物5—时代新楷模】

    材料五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 (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千古一帝”开创新局面以后在经济上采取的大一统措施。
    2. (2)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封建帝制的废除”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该事件的历史地位。
    3. (3) 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历史人物为“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他创造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 (4)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四中的“圈”最后发展为什么样的格局?请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5. (5) 请结合中国现代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时期”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事迹,谈谈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 1. (2024·钦州模拟) 据下表可知郡县制和刺史制度共同的历史作用是(   )

    郡县制

    刺史制度

    秦始皇建立郡县制,全国初分36郡,在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地方。

    A . 实现了国家统一 B . 推动了经济发展 C .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 促进了民族交融
  • 1. (2024·廉江模拟)  下图为与秦朝时期国家政策相关的图片。据此可知,秦朝时期确立了( )

    “右丞相印”封泥

    秦半两铜钱

    秦坑儒谷石碑

    A . 分封制度 B . 郡县制 C . 中央集权制度 D . 思想专制政策
  • 1. (2024·广州模拟) 如图是近年来陕西文物普查中陶质文物的最高成果,一枚秦朝封泥,上有四个字“右丞相印”。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楷书
  • 1. (2024九下·惠州月考) 秦代焚书坑儒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激起了强烈反抗。汉代尊崇儒术重在“尊”,把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由此可知( )
    A . 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 B . 教育引导是理政的唯一途径 C . 入仕途径决定社会稳定与否 D . 儒法结合是强化皇权的根本
  • 1. (2024·江门模拟)  “李斯上奏皇帝,建议废除六国旧制,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这段材料体现出秦朝(    )
    A . 对文字的统一 B . 对度量衡统一 C . 对车轨的统一 D . 郡县制的设立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3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