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柴桑模拟) “凿开山岭引湘波,上去昭回不较多。无限鹊临桥畔立,适来天道过天河。”这是唐代诗人胡曾写下的诗句,他把沟通湘江和漓江的运河比喻为“天道”,称其如同跨越天河的鹊桥一般壮观奇丽。这里的“天道”是指(   )
    A . 灵渠 B . 邗沟 C . 大运河 D . 都江堰
  • 1. (2024·沅江模拟)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代

    组织机构

    作用

    明朝

    A

    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督

    清朝

    B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朝代什么政治制度?
    3. (3) 请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
    4. (4) 这些制度的确立有何共同的作用?
  • 1. (2024·长顺模拟) 史料实证是认识历史的根本途径,如果我们要恢复历史的真面目,唯有借助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相关史料。如果要考证“秦统一中国”,最可信的史料是(   )
    A . B . C . D .
  • 1. (2024·容县模拟)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将军蒙恬率大军三十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河套及甘肃省黄河以南),筑四十四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又征发曾犯选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五十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岭南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西汉至北宋南北方人口变迁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三 大西洋沿岸13个殖民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完全是几代欧洲移民和黑人奴隶辛勤开发的结果……由于100多年来13个殖民地移民的经济文化交往和共同生活,到战争前,在美逐渐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近代美利坚民族。

    ——《美国社会经济论》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该人口迁徙现象出现的朝代和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汉至北宋时期南方户数的变化。该变化对全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此时的欧洲人和黑人奴隶“移民”北美分别与哪些历史事件相关?
    4. (4)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 1. (2024九下·长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统治者是在法家思想指导下统一全国的,秦始皇所统治的中国,则成了一个大监狱。秦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意愿时,它的法律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当他们一味地严刑苛诛的时候,这种法律制度就走向了反面。……汉初统治者汲取秦亡的教训,采用是黄老思想。黄老之学主张清静无为,正好适应了当时的现实要求。

    ——摘编自戚怀洋《中国古代治国经验及启示》

    阅读材料,围绕“治国思想”这一主题,自行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200字左下。)

  • 1. (2024九下·通城月考) 【改革创新与发展】

    材料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阅读上述材料,请围绕“改革创新与发展”的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综合运用中国古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 1. (2024·沙依巴克模拟) 新疆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重要成员。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 (1) 请分别写出①、③处所代表的内容,②处逐步构成近代哪个民族的主体?
    2. (2) 观察上述图表确定一个主题。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请列举三类。
  • 1. (2024·朝天模拟) 据史书记载,秦统一之初,“文字异形”的现象仍十分突出:当时“宝”字的写法,有194种;“眉”字的写法,有104种……这给思想文化交流带来了不便。针对上述现象,秦采取的措施是( )
    A . 统一文字为小篆 B . 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 C . 统一度量衡制度 D . 创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
  • 1. (2024·上饶模拟) 伟大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人物1—实现大一统】

    材料一  他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探究人物2—近代史巨变】

    材料二  随着封建帝制的废除,依附于封建帝制的种种丑恶制度也被次第扫除……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竞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探究人物3—开辟新纪元】

    材料三  他是20世纪最成功的革命家。他立足中国国情,把握大局,掌控形势,将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统一战线与文化战线、政治宣传与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探究人物4—引领新时代】

    材料四  《春天的故事》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探究人物5—时代新楷模】

    材料五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 (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千古一帝”开创新局面以后在经济上采取的大一统措施。
    2. (2)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封建帝制的废除”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该事件的历史地位。
    3. (3) 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历史人物为“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他创造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 (4)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四中的“圈”最后发展为什么样的格局?请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5. (5) 请结合中国现代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时期”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事迹,谈谈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 1. (2024·钦州模拟) 据下表可知郡县制和刺史制度共同的历史作用是(   )

    郡县制

    刺史制度

    秦始皇建立郡县制,全国初分36郡,在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地方。

    A . 实现了国家统一 B . 推动了经济发展 C .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 促进了民族交融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