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深圳月考) 据学者启功考证,在秦帝国存在的短短十余年里,作为一种钦定文字,一种官方意志的产物,秦小篆大体只用于一些朝廷的重要场合,如泰山祭天刻石等,从未在民间普及,民间流行的是一种更加简化的俗体即隶书。该学者认为(   )
    A . 秦朝统一文字政治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B . 隶书在秦朝的官方文书中广泛使用 C . 秦朝统一文字没有实际社会使用价值 D . 文字的使用要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 1. (2024·宝安模拟)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不断调整,大体可分为下表中的几个阶段。其演变轨迹可用于说明(   )

    时期

    秦汉

    隋和唐初

    唐宋

    元朝

    明清

    层级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道(路)、州

    (府)、县

    三级制

    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省、府、县三级制

    A . 中华文化圈的影响日益扩大 B .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不可调和 C . 地方治理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D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日趋严密
  • 1. (2024·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模拟) 以下有关秦始皇的史料,能够证明的观点是( )

    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以“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铜钱统一为圆形方孔,以半两为单位。

    A . 郑樵:诗书之焚,非秦皇之过也。 B . 贾谊:秦王怀贪鄙之心,以暴虐为天下始。 C . 柳翼谋:始皇时代之法制,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 D .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1. (2024九下·梁子湖期中) 国家统一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不曾中断的政治前提。

    材料一  战国时期,秦国在法家思想指导下实现富国强兵。秦朝完成统一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关键在于它开创了一整套影响后世的制度。秦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人才选拔几乎只在豪族内部进行。隋朝统一后,为了削弱豪族中的异己力量,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国家的统治基础,创造出科举制。初唐时商人的地位很低,政府规定工商业者不得参加科举。宋代科举制获得充分发展,考试报名不再受家庭出身的限制。以下是由科举选拔而担任官职者的出身情况:                                   

     

    公卿贵族

    中等家庭

    平民家庭

    晚唐时期

    76.4%

    14.3%

    9. 3%

    宋代

    13%

    28.6%

    58.4%

    ——摘编自董雁伟《社会流动论争与“富民社会”视域下的科举制》

     

    材料三 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元朝疆域超越前朝,《元史》记载:“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基本实现了对西藏、西域、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管辖。元朝的统治采取“各随本俗、因俗而治”的政策,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有着密切而深入的融合。清朝既学习中原文化,也灵活处理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开疆拓土,稳定边疆,拓展了“大中国”的气象。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及启示》等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使秦国富国强兵的变法。说出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比较科举制创立前后在人才选拔范围方面的变化。分析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元朝、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
  • 1. (2024九下·衡阳月考) “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材料中的“动机”是指( )
    A . 树立皇帝绝对权威 B . 弘扬传统思想文化 C . 消灭种种异端学说 D . 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 1. (2024九下·来凤月考) 下列图片承载了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解读图片,回答问题。 
    1. (1)  图1包含了秦朝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在经济方面的重要意义。
    2. (2)  写出图2对应的纸币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最早出现的地区。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 (3)  图4与清朝哪项对外政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的消极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 1. (2024·天山模拟) 考察历史现象或有关事件,寻找其中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政策或发明的共同作用是(   )

    A . 改进了书写材料 B . 推动了汉字的演进 C . 提高了纸的产量 D .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1. (2024·龙马潭模拟) 几千年来沧海横流,世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求索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天下大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老辉煌】

    材料—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摘编自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大国崛起】

    材料二

     某国发展简史(部分)

    开始时间

    主要史事

    1475—1500年

    复兴运动,包括这个运动的政治和经济、艺术和知识面貌方面

    1550—1575年

    海外扩张,从海盗行为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国际贸易,热带属地的占
    有,在海外温带地方建立了新的使用英语的社会

    1675—1700年

    责任制度议会政府的建立

    1775—1800年

    工业体系的建立

    ——摘编自汤因比《历史研究》

    【休戚与共】

    材料三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弃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 (1) 材料一的“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秦朝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如何理解“得秦皇而后行”。
    2. (2) 指出“某国”是哪个国家。选择材料中一件史事,说明其对该国的影响。
    3. (3) 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合理化建议。
  • 1. (2024·柴桑模拟) “凿开山岭引湘波,上去昭回不较多。无限鹊临桥畔立,适来天道过天河。”这是唐代诗人胡曾写下的诗句,他把沟通湘江和漓江的运河比喻为“天道”,称其如同跨越天河的鹊桥一般壮观奇丽。这里的“天道”是指(   )
    A . 灵渠 B . 邗沟 C . 大运河 D . 都江堰
  • 1. (2024·沅江模拟)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代

    组织机构

    作用

    明朝

    A

    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督

    清朝

    B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朝代什么政治制度?
    3. (3) 请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
    4. (4) 这些制度的确立有何共同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