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上·达州期中) 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飞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 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

    【感悟启迪】

    材料二

    朝代

    起止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约公元前 2070﹣约前1600年

    阳城

    约公元前 1600﹣前 1046年

    亳、殷

    西周

    公元前 1046﹣前771年

    镐京

    周幽王

    1. (1) 请你完成表格中缺失的信息记录夏、商、西周三代的更迭。(注:请写清楚序号)
    2. (2) 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
    3. (3) 据材料二回答,夏朝被推翻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 1. (2023七上·达州期中) 历史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留下了丰厚的文明遗产。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朝章国典——制度创新】

                            ①尧舜禹时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朝章国典,制度创新      ②从夏朝开始,王位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周王朝通过“授民疆土”而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

    【中原故里——薪火相传】

                         

     图一 殷墟 图二 司母戊鼎

    【同文共轨——文明纽带】

    名称:④____

    朝代:商周时期

    概念: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 (1) 请根据思维图的提示,写出① 、③序号对应的相关制度的名称。(注:请写清楚序号,如①***制③***制)
    2. (2) 殷墟位于河南安阳,被誉为“中华第一古都”。将都城迁到这里的商王是谁?出土于这里的司母戊鼎有何地位?
    3. (3) 根据以上信息的提示,将相关文字的信息补充完整。(注:请写清楚序号,如④名称是***),该文字的在我国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
  • 1. (2023七上·达州期中) 下列有关商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商朝也称为殷朝 B . 商朝属于奴隶社会时期 C . 涿鹿之战后商朝灭亡 D . 商朝的统治中心在黄河流域
  • 1. (2023七上·达州期中)  对图所示权力交接情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处传位都是禅让 B . 乙处传位主要是因禹治水有功 C . 丙处传位是因启是贤德之人 D . 丁处传位后形成“公天下”
  • 1. (2023七上·黄江期中)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时期 哪一项民主制度?请举例说明古代的哪几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2. (2) 材料二反映出古代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3. (3) 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 1. (2023七上·)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卿。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 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三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
    2. (2) 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的该局面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当时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4. (4) 材料四,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状态?
  • 1. (2023七上·) 如图为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王国 都城遗址,有“华夏第一王都”之称。它可以佐证以下哪个朝代的历史( )

    A . 夏朝 B . 秦朝 C . 隋朝 D . 唐朝
  • 1. (2023七上·江门期中) 我国历史悠久,面积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禹传子,“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材料三: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四:历史学家周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的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时代。

    1. (1) 材料一体现了古代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材料二中“秦王扫六合”是指什么事情?你认为这件事与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相比,有什么进步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频繁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在中央创立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周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1. (2023七上·江门期中)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中国的帝王继承制度演变为(   )
    A . 禅让制 B . 奴隶制 C . 世袭制 D . 分封制
  • 1. (2023七上·厚街月考)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摘编自《礼记·礼运》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摘编自《三字经》

    材料三: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shào)公奭(shì) 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四: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材料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这种传位的依据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更替首领位置的方式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描述的是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中的“新皇帝 ”指的是哪位皇帝? 由材料分析这位皇帝是怎样治理广阔的国土的?这种方式和材料三描述的制度有何显著的区别?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