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香洲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据此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是(  )
    A . 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B . 对西式现代化的彻底否定 C . 人类文明进步的最佳方案 D . 为现代化贡献的中国智慧
  • 1. (2024八下·香洲期中)  2019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元旦社评文章,文章中出现了“70年华诞、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等关键词。据此推断,这篇社评文章的标题是(  )
    A . 《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B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搞好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 C . 《迈进光辉灿烂的新世纪》 D . 《创造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新辉煌》
  • 1. (2024·营山模拟) 这次大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这次大会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九大 C .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D . 中共二十大
  • 1. (2024八下·深圳期中)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一词汇一经提出,就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我国必须高度重视( )
    A . 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B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 .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D . 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 1. (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 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之光,照亮了中国崛起之路。某校八年级学生以“智慧之光”为题设计了下面学习任务。

    任务一【制度创新——汲取政治智慧】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年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任务二【道路创新——诠释建设智慧】

    材料二:1950年初,中共中央和政务院批准了西南军政委员会修建成渝铁路的计划。成渝铁路从1950年6月15日开工,到1952年7月1日全线通车,历时两年,实现了四川人民四十夙恩,按照邓小平尊重技术人才的指导思想,西南铁路工程局留用了旧铁路工程机构中的全部工程技术人员,并让一些专家和技术人员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为了节约成本,对解放前已建成的路基和桥洞等尽量利用,所需建材尽量使用沿线所产石料,铁路修建过程中,前后共计投入军工28646人,失业工人18981人,民工70177人。还有很多农民不计报酬,自带干粮,自备工具,支援铁路建设。129万根枕木,也是沿线群众在极短时间内备齐并送达工地的。

    ——摘编自俞荣新《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任务三【制度创新——感悟统一智慧】

    材料三: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任务四【理论创新——体会领导智慧】

    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不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

      A.《共同纲领》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剥削制度已被彻底消灭。   ( )

    2. (2) 根据材料一,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建立后成渝铁路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这一时期其他的建设成就
    4. (4) 根据材料三,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5. (5) 材料四中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党将带领人民实现怎样的奋斗目标?
  • 1. (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 下图是1978~2018 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可以说明(    )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B . 政策的连续性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C . 国民经济全面调整任务完成 D .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业转向工业
  • 1. (2024八下·娄底期中) 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结构图

    材料二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P53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请把①处的思想理论补充完整。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精神的内涵。
    4. (4)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 1. (2024·旺苍模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巨变】

    材料一  这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摘编自曹延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伟大转折】

    材料二 1978年,一个伟大的转折不可遏止地到来了!又一个“遵义会议”,转折在北京。于是,“包”字来到山水间,它将横扫贫穷褴褛,带来脱贫希冀。咬破手指、立下血书的18个小岗人,不仅没有“哪个因大包干进大牢”,反而成为诱发一场深刻的全面改革——“第二次革命”的新契机。

    ——摘编自李艳、熊志勇《再生中国》

    【宏伟蓝图】

    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中国,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03月30日)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的实质。
    2. (2) 材料二中“第二次革命”时期在农村实行了哪一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政策实施的主要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内容。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伟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 1. (2024·旺苍模拟)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根据下图内容,①②处应是(   )

    A . 列宁主义科学发展观 B . 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C . 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 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 (2024·石家庄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奠基时期、快速发展时期和走向成熟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A—2012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社会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飞跃。

    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

    提炼主题

    取得的成就

    主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1980年,兴办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或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主题二:

    主题三: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其基础和源头是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A”指的是哪一年。
    2. (2)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按表格示例,梳理“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中这一时期的相关内容。
    3. (3)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