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湖南模拟)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社会风貌。“人工天河”红旗渠的修建,就是这种风貌的典型表现。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 )
    A . 开天辟地 B . 艰苦创业 C . 助人为乐 D . 改革创新
  • 1. (2024·楚雄模拟)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矛盾。”正是这样的信仰,铸就了他的“铁人”品格,他是( )
    A . 焦裕禄 B . 王进喜 C . 钱学森 D . 袁隆平
  • 1. (2024·河池模拟) 《人民日报》在1964年10月1日报道中写道:“这奇迹,是我国人民完全依靠自己的设计,自己的设备,自己的技术力量创造出来的。…大庆人,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石油企业。”大庆人身上折射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
    A .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B . 廉洁公正、执政为民 C . 坚持真理、英勇斗争 D . 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 1. (2024·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二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完成了宪法草案初稿,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历时3个月上亿民众参加的讨论、修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摘自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中央人民政府原副主席张澜

    1. (1) 材料一反映出70年前全国人民的梦想是什么?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过程的突出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我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 1. (2024·)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们源于同一单词“modernization”。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代化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76年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58年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1961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提出

    如今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1. (1) 请补充材料一思维导图中的①②③,并根据导图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④。
    2. (2)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虽然艰难曲折,但最终柳暗花明。请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的事件,选一角度加以说明。
  • 1. (2024·) 重温历史记忆,汲取初心力量。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了“图话党史”的项目化学习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驱动性 问题

    子项目

    主题


    搜集素材


    学科问题











    如何跳 出治乱 兴衰的 历史周 期率




    人民

    民主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毛泽东

    图片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图片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分别于哪次 会议通过?(填序号)(2分)



    自我

    革命

    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 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 的第二个答案。

    ——习近平 

    图片③:进义会议会址

    图片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2)这两次会议分别在怎样的关键时刻 扭转时局?(4分)

    (3)任选一个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答案,并结合相关素材加以论证。(要求: 观点鲜明,论证充分)(8分)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分别于哪次 会议通过?(填序号)
    2. (2) 这两次会议分别在怎样的关键时刻 扭转时局?
    3. (3) 任选一个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答案,并结合相关素材加以论证。(要求: 观点鲜明,论证充分)
  • 1. (2024·) 对联是时代的反映。以下对联或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④一桥架长江南北通畅,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④③② C . ②①④③ D . ②①③④
  • 1. (2024·) 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右图)创作于1953年12月。该漫画意在说明,我国有必要进行(       )

    A . 工业化建设运动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文化大革命”运动 D . 农业合作化运动
  • 1. (2024·) 1957年国庆节,列队整齐的歼-5型飞机飞越天安门接受检阅,大家自豪地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材料中“自己制造的飞机”应属于(       )
    A . 土地改革的成就 B . 农业合作化的成果 C . 公私合营的成果 D . “一五”计划的成就
  • 1. (2024·)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人民创造历史”为主题整合资料。下列史料和评述搭配合理的是(       )

    序号

    史料

    评述


    是老百姓的“千层底”送我们过了雪山草地……是人民的“伟力”让我们赢得了战争。

    ——《人民日报》


    该材料反映了人民在北伐战争中彰显的“ 伟 力 ”

    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群众》杂志

    该材料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王进喜参与建设大庆油田,他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解放日报》


    该材料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雄模范人物的伟大精神力量


    是18位小岗村村民,按下了开启农村改革大幕的红手印。

    ——《人民日报(海外版)》


    该材料反映了小岗村农民实行包干到户的伟大创造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