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八上·白银期末)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次民意测验表明,爱吃中餐者占77%,爱吃西餐、中式西餐、兼食中餐者占23%。中西餐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民国饮食业的新格局。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   )
    A . 民主共和的进程 B . 新式教育的出现 C . 文学艺术的发展 D . 社会生活的变化
  • 1. (2023八上·蓝山月考) 历史学习中,我们应注意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 史人物或事件; 历史解释是关于史实的判断或评价。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 ” 的表述,属历史解释的是( )
    A . 19 世纪后半期西方发明的火车、 轮船、 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 B . 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呈现出新旧并呈、 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 C . 近代中国大都市里,很多时尚女性烫发、 穿旗袍,逛公园、 饮咖啡 D . 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劝禁女子缠足
  • 1. (2023八上·海珠期末)  辛亥革命后,上海、北京先后出版《女学报》《上海天足会报》《女子世界》《神州女报》等妇女报刊,鼓动妇女参加革命,享有民主权利;主张家庭革命,获得婚姻自由等。这些观点和主张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 . 生活方式新旧并呈 B . 出现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C . 新式教育得到普及 D . 文艺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 1. (2024八上·香洲期末) 下图反映了我国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发生变化的是(   )

    A . 生活方式 B . 政治制度 C . 社会性质 D . 出行方式
  • 1. (2023八上·阳春期末) 19世纪80年代,《点石斋画报》记载了北京的风俗,比如《超度孤魂》等。20年之后却妥到了批判,《北京画报》里记载“七月十五是鬼节,烧法船……这种有碍风化的事情,警厅应当管一管”。这一变化说明( )
    A . 时人崇洋媚外 B . 地区发展有差异 C . 社会性质的改变 D . 科学思想的传播
  • 1. (2023八上·阳春期末) 据研究,民国时期的《百美图》中的女性不再像传统那样居于室内,而是出现在街道、茶室、公园、溜冰场、电影院等公共场合中。同样,畅销上海的杂志《礼拜六》上的仕女封面的形象由卑微刻板,拘泥守礼变成了自然活泼、自信松弛。女性形象的变化反映了( )
    A . 自由平等成为社会的新风尚 B . 女性的社会地位的显著提高 C . 性别歧视现象得到改善 D . 女性个性得到一定程度解放
  • 1. 朱春驹在《武汉起义杂忆》中写到:“由于辫发一旦剪去,则短期内难以再蓄,不像服饰可以轻易变换,因此民众对于剪辫的态度普遍迟疑,剪刀一动,蹄哭并作。”民众的态度主要体现了(    )
    A . 对蓄辫的十分喜爱 B . 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 C . 对革命前景的忧虑 D . 对生活方式难以适应
  • 1. (2023八上·期末) 表2 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单位:人/天)( )

    年份

    步行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脚踏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11770

    6894

    544

    9

    0

    0

    0

    0

    1926

    50823

    14600

    0

    0

    3459

    3764

    172

    922

    表2可以反映出民国时期的上海

    A . 传统与近代交通方式并存 B . 等级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C . 民众出行以新式交通为主 D . 封建习俗已退出历史舞台
  • 1.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国内政局的更替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清末状元张寒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年至1921年这八年中,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材料二“新教有兴,旧教有灭;新礼服兴;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放足鞋兴,菱鞋灭,拜跪礼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

    ——摘编自1912年3月5日上海《时报》载文《新陈代谢》

    材料三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

    ——摘编自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部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列举至少两例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并写出导致这些变化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总体上概括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的特征及表现。
  • 1. (2022八上·南阳期末)  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修身课所用的《女诫》《列女传》等教材,她们对包办婚姻的态度由争论变为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说明当时(  )
    A . 男尊女卑思想已不存在 B . 女性已能实现婚姻自由
    C . 自由平等观念得到传播 D . 社会盲目崇拜西方文明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