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吉林开学考) “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中国革命的新任务而在西北会师,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材料评述的是(    )
    A .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 . 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 C . 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 . 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
  • 1. (2024九下·吉林开学考) 下列事件及其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
    A . 红军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B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 七七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D . 挺进大别山一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 1. (2024八下·衡阳开学考)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总有精神力量鼓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船精神】

    材料一:上海党的一大会址、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

    【井冈山精神】

    材料二:当时党的特委和军委的政策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长征精神】

    材料三: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

    ——塞缪尔·格里菲斯,美国军事史学家

    【延安精神】

    材料四: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抗战爆发以后,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参加抗战,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土地政策……正式将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村问题的基本政策……

    【培根铸魂】

    材料五: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1. (1) 材料一中,“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另一个地方是。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共产党建党最初的“梦想”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请归纳一条我党斗争的主要策略。请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 (3) 材料三所述的事件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其中哪次会议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
    4. (4) 依据材料二回答,抗战爆发后为什么会停止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抗战时期我党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5. (5) 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历史及自身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 1. (2024八下·衡阳开学考) 有一首歌唱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袭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首歌反映了(    )
    A .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B . 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C .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 D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 1. (2023八上·湘潭期末)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历史事件是( )
    A . 强渡乌江 B . 强渡大渡河 C . 渡过金沙江 D . 四渡赤水
  • 1. (2023八上·织金期末)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下列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他们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血战湘江  ②巧渡金沙江  ③飞夺泸定桥  ④四渡赤水  ⑤遵义会议  ⑥爬雪山

    A . ①⑤④②③⑥ B . ①④⑤②③⑥ C . ①⑤④③②⑥ D . ①⑤②④③⑥
  • 1. (2024·常德模拟) “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走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这支军队是(  )
    A . 中央红军 B .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 . 红一、二、四方面军 D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1. (2024·张家界模拟) 从1921年到2019年,98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 
    【从无到有】 
    材料一:①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百年中国》②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弱到强】 
    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见下表) 


    1946年7月

    1947年7月

    1948年7月

    1949年2月

    1949年12月

    人民解放军

    130万

    190万

    280万

    358万

    470万

    国民党军队

    430万

    380万

    365万

    204万

    【从幼稚到成熟】 
    材料三: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彼关的转折点。

    材料四:见图 

    【从在野到执政】 
    材料五: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 
    ②如图总统府办公室台历,时间定格在“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 

    【从挫折失误到走向辉煌】 
    材料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国……

    1. (1)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一①中1921年为什么被看作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②中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 (2)  解放战争时期,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壮举的领导人有谁?据材料二中表格信息,指出1948年7月到1949年2月,解放军军队数量反超国民党军队数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材料三的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是什么?当时中共中央正领导红军,进行哪一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壮举?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4. (4)  材料四图片反映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处理这件事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该事件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 (5)  材料五①中这场“判桌上的较量”是指哪一事件?②图时间定格在“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原因是什么? 
    6. (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哪一事件?材料六中找到的“一条路”指什么?
    7. (7)  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最终走向辉煌的原因有哪些?
  • 1. (2023八上·博罗期末) 有一首歌唱道:“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袭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首歌反映了:( )
    A .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B . 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C .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 D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 1. (2023八上·南海期末) 历史上瑶族被称作“徭”,被蔑称为“动物”,但在长征途中红军在书写“红军绝对保护倔民利益”的标语时, 已把“徭”改写成人字旁的“徭”。这反映红军( )
    A . 严守纪律顾全大局 B . 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 C . 维护少数民族尊严 D . 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