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潮州模拟)  下图漫画的标题可能是( )

    A .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 《红军的壮大》 C . 《到敌人后方去》 D .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1. (2024·惠东模拟)  桥梁建筑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珍贵文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钱塘江桥工程摄影册》“刊言”(节选)

    原文如下:

    “今年七月七日抗日战争爆发,八月十三日点火延至上海,八月十四日敌机来本桥轰炸。其时本桥工程,大部完竣……十二月二十三日,敌军迫近杭州,本桥为我方自动爆炸,第十四号桥墩被毁,五孔钢梁落水。桥虽被炸,然抗战必胜,此桥必获重修,立此誓言,以待将来。”

    ——摘自茅以升《钱塘江桥工程摄影册》刊言(民国二十六年)

    ——摘自张晰《钱塘江大桥档案往事》

    材料二 中国近现代桥梁建筑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

    重大事件

    1881年

    清政府为解决运煤的需求,聘英国工程师金达在天津建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座铁路钢桥蓟运河桥。

    1900年—1912年

    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大城市中的桥梁大多由外国工程师设计和洋商来承建,如津浦铁路济南铁路桥等。同时,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中国工程师开始自主设计铁路桥梁,如滦河大铁桥等。

    1953年—1960年

    在苏联专家的技术指导和设备支持下,中国在该时期建成了很多重要的钢筋混凝土铁路桥梁,如武汉长江大桥、渝黔铁路大桥、乌鲁木齐铁路大桥等。

    1976年—1990年

    作为个率先开放的广东、福建这两个省份,引来了全国许多省市的桥梁设计者投身于那里火热的工地,自主建造了多座预应力混凝土高架桥。同时,其他中小城市也开始桥梁建设。

    ——摘编自项海帆《中国桥梁史纲》

    材料三 油画中的桥梁建筑

    序号

    图1

    图2

    图3

    图4

    名称

    贺胜桥战役(1926年)

    红军飞夺泸定桥(1935年)

    南北天堑变通途(1957年)

    跨海长虹——港珠澳大桥(2018年)

    油画


    尹戎生所画

    杨克山、崔开玺所画

    辛克靖所画

    陈许所画

    1. (1)  材料一属于什么史料类型?你从中可以提取哪些历史信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桥梁发展的变化。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油画中的桥梁建筑”,任选一幅油画为其撰写推介词(要求:写出油画的说明及其价值)。
  • 1. (2024·化州模拟)  童小鹏在《离开老家的一天》一文中写道:“这次离开根据地,当然是为了实现新的战略……反攻敌人,深入到敌人的深远的后方去消灭敌人……”这说明长征的目的是( )
    A . 实现红军战略转移 B . 宣传党的政治主张 C . 建立新革命根据地 D . 摆脱“左”的错误路线
  • 1. (2024九下·都昌月考) 美国作家哈里森说:“(它)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 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 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材料所述事件(  )
    A .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B . 使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C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1. (2024·廊坊模拟) 毛泽东的诗词记录了中国革命征程中的重要事件。下列诗词能够反映长征史实的是( )
    A .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B .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C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1. (2024九下·开州期中)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下列内容是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艰难险阻,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四渡赤水河   ②渡过湘江   ③巧渡金沙江   ④过雪山、草地   ⑤强渡大渡河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②①④⑤  C . ②①③⑤④  D . ⑤①③②④
  • 1. (2024九下·毕节月考) 时代精神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五四精神】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 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长征精神】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两弹一星”精神】

    材料三: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彰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 (1) 材料一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 (2) 红军远征过程中有哪些重大军事行动可以体现出长征精神?(举出2例)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什么重要作用?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 
    4. (4)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 1. (2024·昭化模拟) 100多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征程上百折不挠、不断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出东方】

    材料一 也许从今天看来,中国共产党在一大时迈出的只是漫长征途上的第一步,而且还显得相当稚嫩。但有了第一步,才会有以后一步步的前进。这决定性的一步,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转危为安】

    材料二 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的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独立自主】

    材料三 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我们所反对的只是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反对中国人民的阴谋计划……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

    ——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

    【开拓奋发】

    材料四 “一夜崛起之城”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迈出“这决定性的一步”的会议。
    2. (2) 材料二中“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具体指什么?
    3. (3) 材料三表明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夜崛起之城”出现的主要原因。
    5. (5)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所肩负的历史任务。
  • 1. (2024·吉安模拟) 鲁迅先生曾向中共中央发过一份贺电:“英雄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你们的英勇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全中国民众期待着你们更大的胜利。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未来。”与这则贺电直接相关的是( )
    A . 淮海战役 B . 挺进大别山 C . 长征的胜利 D . 北伐胜利进军
  • 1. (2024·贺州模拟)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学党史、明理、增信”为主题进行的探究活动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探究。

    任务一【考察红色景点——悟革命艰辛历程】

    材料一

      

     图1 井冈山会师纪念碑 图2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图3 红军过草地纪念碑

    任务二【阅读英雄事迹——学共产党人精神】

    材料二 ①杨靖宇: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1940年2月,在濛江县境内陷入日军“讨伐”队重围,最后只身一人坚持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②杨根思:中国人民志愿军连长。1950年11月,在坚守长津湖畔某高地的战斗中,率领三排打退了号称“王牌”美军的八次进攻。最后只剩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同归于尽。

    ③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仅用4天时间,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上,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

    ——分别摘编自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志愿军英雄传》、《这些年我们一起崇拜过的劳模》(《北方周末报》2013年5月2日)

    【示例】杨根思:抗美援朝精神。内涵:英勇顽强、舍身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任务三研究整理文献——颂扬共产党伟业】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年表(部分)

    大事年表(部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1954年土地改革

    1953—1957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6年三大改造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置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北京梦圆奥运

    2010年上海世博会

    2012年中共十八大和提出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1995年从扶贫开发到脱贫攻坚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摘编整理自《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等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同学们将到图2和图3两处红色景点研学,请你拟定一个主题。
    2. (2) 根据材料二,从中任选一位英雄人物,结合时代背景,简述其所彰显的红色精神的名称和蕴含的精神内涵。(示例除外)
    3. (3) 请根据材料三,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道路”、“坚持理论创新”中任选一个角度,围绕“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成就的宝贵历史经验”提炼观点,并综合上述材料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