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下·开化期末)  《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这说明宋代(  )
    A . 城市的店铺增加 B . 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C . 新商业区的形成 D . 经商的时间不受限制
  • 1. (2024七下·来宾期中) 史书《续资治通鉴》记载,帝曰:“卿等何不释去兵权……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这里的“帝”指的是(   )
    A . 唐玄宗 B . 成吉思汗 C . 宋太祖 D . 忽必烈
  • 1. (2024七下·来宾期中) “它开创了中央王朝与蒙古、中亚、西藏等地区关系的新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材料中的“它”是(   )
    A . 匈奴 B . C . 西夏 D . 元朝
  • 1. (2024七下·来宾期中) 某同学在学习蒙古族建立政权和统一全国的历史后,绘制了下面的示意图。图中“?”处应填写?(   )

    A . 南宋建立 B . 蒙古灭金 C . 蒙古灭辽 D . 元朝建立
  • 1. (2024七下·来宾期中) 宁夏西夏博物馆的诸多文物揭开了西夏统辖历程中存在的神秘史事。去这里参观我们可以了解的少数民族是(   )
    A . 契丹族 B . 女真族 C . 党项族 D . 蒙古族
  • 1. (2024七下·来宾期中) 下图所示的是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拉林河畔的大金得胜陀颂碑,它是金代第五世帝王为纪念其祖父金代开国元勋反辽获胜而立的。这位“开国元勋”是(   )
    A . 耶律阿保机 B . 元昊 C . 铁木真 D . 阿骨打
  • 1. (2024七下·来宾期中)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很多人物值得我们敬仰,如“封狼居胥”的西汉将领霍去病,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的南宋将领是(   )
    A . 秦桧 B . 安禄山 C . 朱温 D . 文天祥
  • 1. (2024七下·来宾期中)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江西景德镇发展到今天,向我们展现了瓷都一代代匠人千百年来的传承和坚守。景德镇兴起于(   )
    A . 唐朝 B . 北宋 C . 南宋 D . 元朝
  • 1. (2024七下·来宾期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对历史的一脉相承,又体现了新时代的与时俱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

    材料二:澶渊之盟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双方军事实力均衡、政治上互相妥协的结果。它在客观上起了安定边境的积极效果,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澶渊之盟签订后的117年间,两国相互遣使379次,基本上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材料三: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明整合为一体的过程。整合的模式是以中原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在此过程中,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但这一文明的完整性、延续性从未被打破。这种完整性、延续性成了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

    ——摘编自袁行需等《中华文明史》

    1. (1) 材料一中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共同反映的民族关系是(①唐与吐蕃的关系;②唐与回纥的关系。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空格内。)请根据材料,指出这一现象得益于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双方”指的是哪两方。指出澶渊之盟产生的积极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的特点及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逐渐交融,到元朝时期开始形成哪一新的民族?
  • 1. (2024七下·来宾期中) “都城开封的夜市十分兴盛,不仅有商业夜市,还有文化娱乐夜市。当时的文化娱乐夜市有多种类型,在酒楼茶社里,有艺人演唱、讲史;在瓦肆勾栏中有杂剧表演;还有街头歌舞表演;等等。”这印证了(   )
    A . 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B . 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 .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发展 D . 南宋手工业的繁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