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阿克苏月考)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

    A . 灌溉 B . 泄洪 C . 运输 D . 饮水
  • 1. (2024七下·阿克苏月考)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 .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 C . 创设了科举制度 D .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 1. (2024七下·阿克苏月考)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 . 促进了经济交流 B . 促成了贞观之治 C . 巩固了封建统治 D . 结束了分裂局面
  • 1. (2023七下·泊头期中) “ 琼花缀玉扬州梦,稻米流脂汴水情。百里龙舟经过处,千年漕运赖通行。”这是对安润县的隋朝大运河遗址的抒怀,诗句体现出大运河的作用是( )
    A . 加速了当地造船业的发展 B . 有利于沿岸的科技进步 C . 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 . 加强对流域水质的保护
  • 1. (2024七下·南川期中) 589年,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使我国南北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
    A . 秦朝 B . 隋朝 C . 唐朝 D . 元朝
  • 1. (2024七下·香洲期中)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 .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 . 创设了科举制度 D .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 1. (2024七下·珠海期中) 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这说明当时(   )
    A . 分封制度盛行 B . 全国户口众多 C . 土地兼并严重 D . 郡县数量过多
  • 1. (2024七下·衡阳期中)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 . 巩固隋朝的统治 B .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 .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 .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 1. (2024·池州模拟) 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宝贵的艺术遗产,下面三幅敦煌壁画反映了该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   )

    宣传善行悲苦的魏晋壁画

    幸福祥和隋唐壁画

    世俗场景渗入佛界宋朝壁画

    A . 佛教思想的中国化 B . 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C . 市民生活的世俗化 D .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 1. (2023·合肥模拟) 隋炀帝在海南岛上复增郡县,计建制三郡十县。唐高祖武德五年,立崖、儋、振三州,先后置三都督府、七州和二十六县以上,由中央政府直接委派官吏。到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达五州二十二县,开发地域从环岛沿海逐渐扩大到五指山腹地。这表明当时(   )
    A . 结束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B .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C . 经略海疆的主权意识有所提升 D . 地方有一定的行政自主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