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澧县模拟) 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 )
    A . 发展农业生产 B . 提高军队实力 C . 巩固国家统治 D . 加强封建专制
  • 1. (2024·湖南模拟)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迎来了第一次精神觉醒。有学者认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较早自觉地、直接地思考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问题的人,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无为而治 B . 为政以德 C . 兼爱非攻 D . 以法治国
  • 1. (2024·长沙模拟) 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下列思想主张符合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富国强兵、加强集权的一项是(    )
    A . 我无为,而民自化 B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 .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 1. (2024·沅江模拟) 民主与法治建设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家通过建构相关法律制度来进行社会治理的思想贯穿了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以法家思想为基础所建构起来的治民、治官制度,迅速扫清了国家混乱、社会动荡的局面,有效地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并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理论,为古代中国政府推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奠定了制度基础。

    ——摘编自钱大军《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家传统及其价值》

    材料二:独立革命时代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美国民主政治带有一种可贵的特色,那就是“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的并重。所谓“原则民主”,指的是一种把民主当作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而加以赞美的态度;而“程序民主”指的则是一种把民主当作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来予以认同的态度。然而,美国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在两百多年之前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三:中国近现代民主法治简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推翻封建帝制后,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民主革命胜利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确定了中国历史上首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并概括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体现美国共和派所创造的“原则民主”的重要文献,并举例分析两百多年前美国的民主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的理由。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处法律文献的名称,依照给出的示例,对1954年宪法撰写简要说明。
    4. (4) 请综合三则史料,自拟一个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不少于200字)
  • 1. (2023九下·隆昌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 西周初年,年幼的周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玩耍,成王把一片桐叶削为珪形(珪:一种玉),对弟弟开玩笑说:“拿着,我把唐国封给你。”史官听到了,马上奏请周成王择吉日举行仪式,把唐国正式封给叔虞。周成王说:“我是说着玩的。”史官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唐国正式封给叔虞。这就是“桐叶封弟”的故事。唐国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

      ——摘编自《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

      从“桐叶封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周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 (2)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史记・李斯列传》

      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谁?商鞅变法开始确立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想一想,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

    3. (3) 材料三 下图

      农业工具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出现的哪两种新农具?

    4. (4) 材料四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

      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四的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 1. (2023九下·隆昌模拟)  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下列对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认识正确的是(    )
    A . 加快了民族的交融 B . 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C . 维护了周王的权威 D .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1. (2024九下·南山) 学者石声汉认为,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以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这反映出(   )
    A . 中国古代国人心态保守封闭 B . 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兼收并蓄 C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D . 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 1. (2024九下·南山) 古代亚非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表明( )
    A . 古典文化不断复兴 B . 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 . 文明成就极其相似 D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 1. (2024九下·德庆月考) 从下面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趋势是春秋战国时期( )

    时间(公元前/年)

    770

    720

    620

    520

    420

    320

    270

    220

    诸侯国数量(个)

    123

    116

    58

    38

    23

    18

    11

    1

    A . 疆域不断扩展 B . 人口逐步减少 C . 战争日渐残酷 D . 国家走向统一
  • 1. (2024·荔湾模拟)  2024年是中国传统的农历甲辰年,也就是龙年,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龙”形象的塑造,如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浙江良渚出土的龙首纹环、河南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等。它们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备了“龙”形象的基本元素。这反映了( )
    A . 原始先民的华夏认同 B . 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C . 奴隶社会的精神诉求 D . 手工技艺的高超精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