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普宁模拟) 《淮南子》记载尧治天下时,“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   )
    A . 生产环境恶劣 B . 开始精耕细作 C . 受到气候限制 D . 生产因地制宜
  • 1. (2024九下·瑞昌期中) 《管子·轻重戊》记载:“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 化之。”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
    A . 部落联盟诞生 B . 早期国家产生 C . 华夏民族形成 D . 原始农业兴起
  • 1. (2024·乐业模拟) 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可靠的证据是( )
    A . 山顶洞人使用的石器 B .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的传说 C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D . 战国时期出土的铁制农具
  • 1. (2024·钦州模拟)  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的第一期发掘中,普遍发现稻谷、谷壳、稻秆、稻叶和其它禾本科农作物堆积。这些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 )
    A . 原始农业 B . 部落联盟 C . 青铜铸造 D . 赋税制度
  • 1. (2024·墨玉模拟) 在河南东南部的淮河上游,有一处距今8000多年的舞阳贾湖遗址,那里出土了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这证实贾湖居民( )
    A . 已经学会保存火种 B . 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C . 过着原始农耕生活 D . 会制作简单乐器骨哨
  • 1. (2024·潮州模拟)  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中发现渔猎工具1211件,如矛头、骨鱼叉、骨鱼钩、石网坠等,还发现大量被食后残余的鹿、竹鼠、貉、狐、兔等动物骨头,以及榛子、松子、栗子等果实碳化颗粒。这说明当时( )
    A . 原始农业尚未产生 B . 农业是唯一食物来源 C . 私有制度已经产生 D . 采集渔猎仍比较普遍
  • 1. (2024·惠东模拟)  在距今约8000年的河南郑州裴李岗遗址,共出土了齿石廉23件、石铲69件、石斧22件、磨盘57件、磨棒25件,这些石器可以满足早作农业播种、管理、收割和加工的全过程需要。据此可推断该地居民( )
    A . 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 B . 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 C . 具有朴素的审美艺术 D . 部落联盟的规模宏大
  • 1. (2024·龙湖模拟) 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存,该遗址发现大量距今约9000―7500年的遗迹、遗物,如古墓葬、房址、陶窑、石铲、石镰、石磨盘、石杵等。据此推测,该聚落( )
    A . 过着定居生活 B . 已经产生文字 C . 社会分化严重 D . 出现阶级国家
  • 1. (2024·英德模拟)  牛栏洞遗址位于广东省英德市云岭镇,该遗址中发现了一批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磨制石器以及水稻硅质体,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最早的水稻遗存。由此推断该遗址属于:(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青铜时代 D . 铁器时代
  • 1. (2024九下·惠阳月考) 传说当中,神农尝百草,教民种粟,轩辕蒸谷为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 . 炎黄时期开始掌握农业耕作技术 B . 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虚构出来的东西 C . 当时已经出现原始农业 D . 真实的历史,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