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下·海曙期末)  以下关于明朝科技、文学艺术成就对应错误的是(  )
    A . 李时珍——《本草纲目》 B . 宋应星——《农政全书》
    C . 施耐庵——《水浒传》 D . 汤显祖——《牡丹亭》
  • 1. (2023七下·海曙期末)  在陕西出土的众多人物类陶俑文物(如图)中,有大量来自中亚、西亚异域国家和地区的人物形象。这些陶俑见证了唐朝(  )

    A . 农业恢复发展 B . 民族政策开明 C . 丝织技艺精湛 D . 对外交流频繁
  • 1. (2023七下·海曙期末) 自东汉开始,江南经济逐步得到开发,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时最终完成。( )
    A . 北宋 B . 南宋 C . 元朝 D . 明朝
  • 1. (2023七下·海曙期末)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词作品中广为出现。欧阳修词中“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描绘的传统节日是(  )
    A . 春节 B . 清明节 C . 端午节 D . 中秋节
  • 1. (2023七下·海曙期末) 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    )
    A . 正式确立了科举制 B . 开通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 . 开创了“开元盛世” D .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 1. (2023七下·海曙期末)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的民族政策表现得较为开明。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唐的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清代有着辽阔的陆疆与漫长海岸线…… ①根据不同边疆地区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 , 加强中央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正所谓因俗而治。…… ②利用藏传佛教对蒙藏地区进行精神统治。

    ——马汝《清代边疆民族政策简论》

    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2. (2)  分别列举史实证明材料二中划线句子。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3. (3)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民族交往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 1. (2023七下·海曙期末)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的代表作是《窦娥冤》。在书中,他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他”是(  )
    A . 辛弃疾 B . 关汉卿 C . 王实甫 D . 马致远
  • 1. (2023七下·海曙期末)  鉴往事,资治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才选拔】 
    材料一: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治国之道】 
    材料二:盛唐年间……在边地设十节度使……后内地刺史加授节度使衔,以致失于外重,尾大不掉。宋代统治者……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安邦之策】 
    材料三: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选官制度”指什么?武则天是如何完善这一制度的?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中后期政治局面并写出宋朝“限制地方经济建设”的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简述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 1. (2023七下·海曙期末)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

     
    宋代海外贸易图

    宋代海外贸易之繁盛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北方民族崛起,阻断陆上贸易;而“地利”则是地仰东南面海,农桑产出巨大,诸如……等手工作坊而得丰饶之通商之物,另加航海技术日臻提升;“人和”即为统治阶层设置机构管理,多颁政策以鼓励出海,官府赋税颇丰。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通史》

    1. (1) 写出材料一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
    2. (2)  材料二中的“胡虏”“匈奴”代指的是哪个民族?我们能从岳飞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3. (3)  根据材料三图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材料三文字内容及所学知识,列举“地利”和“人和”相关史实并说明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 1. (2023七下·海曙期末)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这样评价郑和下西洋:“东方的航海家……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李约瑟意在说明(  )
    A . 郑和品德高尚 B . 中国经济繁荣 C . 中国和平外交 D . 郑和船队庞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