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和田一模) 如图所示,小陈同学通过实验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有凸透镜、光屏、高度为12cm的发光物体、卷尺等。

    物距/cm

    60.0

    50.0

    30.0

    20.0

    18.0

    15.0

    像距/cm

    12.0

    12.5

    15.0

    20.0

    22.5

    30.0

    像高/cm

    2.4

    3.0

    6.0

    12.0

    24.0

    小陈同学经过多次实验得到部分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和像高的数据,分析数据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像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距,小陈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cm。思考后他还从中发现其他一些规律,物距为18.0cm时,像高为cm。

  • 1. (2024·潮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图甲是我国研制的某款智能防疫机器人,具有自主测温、移动、避障等功能.机器人利用镜头中的菲涅尔透镜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聚集到探测器上,通过处理系统转变为热图像,实现对人群的体温检测.当发现超温人员,系统会自动语音报警,并在显示屏上用红色框标注人的脸部.机器人利用磁敏电阻等器件来监控移动速度,控制驱动电机运转,图乙为控制电机运转的原理电路,U为输入电压,为磁敏电阻,阻值随外加磁场强弱的变化而改变.机器人为有效避障,在移动过程中会发射、接收超声波(或电磁波)来侦测障碍物信息,当感知到前方障碍物时,机器人依靠减速器进行减速,并重新规划行驶路线.

    1. (1) 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遇到玻璃等透明障碍物时,利用(超声波/电磁波)才能较好感知到障碍物.
    2. (2) 图甲中电磁铁的下端为(N/S)极.
    3. (3) 机器人的菲涅尔透镜的作用相当于(凸/凹)透镜,会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电磁波)会聚到探测器上进行处理;当发现超温人员,系统会自动语音报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能量).
    4. (4) 控制电机运转的磁敏电阻阻值随磁场强弱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当磁敏电阻在正常工作区时,即使图乙电路中输入电压U发生改变,两端电压都能维持在某一定值附近微小变化,从而使控制电路中的电机稳定转动,则磁敏电阻的正常工作区对应图中(ab/bc)段.正常工作时,当阻值为800Ω.的阻值为400Ω,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处在磁场中的电功率为0.32W.两端的电压V.
  • 1. (2024·武鸣模拟) 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紫外光照射镂空掩膜,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在硅片上成极小的清晰的像,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缩图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 B . 镂空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内 C . 镂空掩膜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 . 硅片相当于光屏
  • 1. (2024·富顺三模) 正常眼睛观察近距离物体的明视距离约为。小刚看书时,把书本放在眼睛前处,为了看清书上的文字,晶状体将会变厚,焦距(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长此以往,就可能会形成(选填“近”或“远”)视眼。
  • 1. (2024·新疆模拟)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并将(选填“蜡烛”或“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上。
    2. (2) 该同学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50cm处固定不动,并将点燃的蜡烛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至30cm处的过程中,调节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选填“10”“13”或“15”) cm。此成像原理和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 1. (2024·昌吉模拟)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调节各元件位置如图乙所示,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 (3) 保持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加一个近视镜片,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可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 1. (2024·柴桑二模)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 . 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C . 若凸透镜不动,光屏与蜡烛对调,光屏上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D . 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近视眼镜,要想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向左移动光屏
  • 1. (2024·临川一模)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 C . 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 D . 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 1. (2024·惠州二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但有些同学因为不良习惯导致眼睛近视了.如图所示是近视眼成因示意图,造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变(选填“薄”或“厚”),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选填“前面”或“后面”),要用(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 1. (2024九下·长沙模拟) 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50

    40

    30

    25

    20

    像距v/cm

    22

    24

    30

    38

    60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 B . 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 . 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 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向距凸透镜50cm处滑动,像会逐渐变大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