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德阳月考) 用实验测一电池的内阻r和一待测电阻的阻值Rx。已知电池的电动势约6 V,电池内阻和待测电阻阻值都为数十欧。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电流表A1(量程0~30 mA);  电流表A2(量程0~100 mA);电压表V(量程0~6 V);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5 Ω); 滑动变阻器R2(阻值0~300 Ω);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条。

    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Ⅰ、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Ⅱ、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次调小R的阻值,测出多组UI的值,并记录。以U为纵轴,I为横轴,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

    Ⅲ、断开开关,将Rx改接在BC之间,AB直接相连,其他部分保持不变。重复Ⅱ的步骤,得到另一条U­I图线(横纵坐标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图线与横轴I的交点坐标为(I0 , 0),与纵轴U的交点坐标为(0,U0)。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电流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2. (2) 由图线,得电源内阻rΩ。
    3. (3) 用I0U0r表示待测电阻的关系式Rx,代入数值可得Rx
  • 1. (2024高二下·仁寿月考)  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了一台简易电子秤,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图中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量程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部分的长度 , 滑片P与托盘固定连接。

    1. (1) 该同学将电子秤里两节纽扣电池(如图丙所示)串联,利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测定串联后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根据多次测量得到的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可知一节纽扣电池的电动势 , 内阻。(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2) 该同学分析了实验中由电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图中实线是根据本实验的数据描点作图得到的图像,虚线是该电源在没有电表内阻影响的理想情况下所对应的图像,则可能正确的是( )

    3. (3) 为了得到电压表的示数与被测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该同学还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调节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零;

      ②在托盘里缓慢加入细砂,直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恰好滑到端,然后调节电阻箱 , 直到电压表达到满偏,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应取:(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将电压表的表盘改为电子秤的表盘,直接显示称量物体的质量,则电子秤的表盘刻度是(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 1. (2024高二下·杨家坪月考)  甲、乙两组同学用伏安法先后测量同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伏、内阻约为几欧姆)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乙所示。

    1. (1) 由于乙组同学的电压表V2量程为0.25 V,内阻为2.2 kΩ,设计电路时,他想把电压表的量程扩大到原来的5倍,需要串联的电阻R1=kΩ。
    2. (2) 两组同学测量数据后将其描绘到U-I图上,如图甲、乙所示,根据甲组同学写出的U-I,关系可知:电动势的测量值E=1.40 V,内阻的测量值r=3.01 Ω。根据乙组同学画出的U-I图可以计算,电动势的测量值E=V,内阻的测量值r=Ω。(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 (3) 如果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甲组的测量图像与真实图像的关系正确的是,乙组的测量图像与真实图像的关系正确的是

    4. (4) 如果认为甲组测量后乙组再进行测量时,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都不变,且忽略实验操作中的偶然误差,根据甲、乙两组同学的数据可计算电源的真实内阻r=Ω。
  • 1. (2024高三下·湖北模拟)  某同学利用实验室已有的器材设计了如下电路测量某一太阳能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已知电源的电动势大约为5.8V,内电阻大约为几十欧,实验中用到的其他器材有:

    A.电压表V1(量程为3V,内阻约为5000Ω)

    B.电压表V2(量程为15V,内阻约为10000Ω)

    C.表头G(量程10mA,内阻rg待测量)

    D.定位电阻R0=200Ω

    E.保护电阻R1=100Ω

    F.电阻箱(量程0~99.99Ω)

    G.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 (1) 为了使电压表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更大的变化范围,电压表应选择(选填选项字母);
    2. (2) 将电阻调整调整到最大值,闭合开关S1、S2 , 缓慢调节电阻箱大小,使表头的示数为4mA。此时电压表示数为满偏的 , 则表头的电阻rg=Ω;
    3. (3) 断开开关S2 , 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阻值大小为R,同时记录对应的表头的电流值为I,建立图像,描点连线得到如图线性图像。根据图中的效据,可得该太阳能电池的电动势E=,内电阻r=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三下·东莞模拟) 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如图甲所示为多量程多用电表示意图。

    1. (1) 通过一个单刀多掷开关S,接线柱B可以分别与触点1、2、3、4、5接通,从而实现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不同物理量的功能。图中的E是电源电动势(内阻不计),是定值电阻,居是欧姆调零电阻,A、B分别与两表笔相接。都是定值电阻,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20mA,内阻为 , 已知。关于此多用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2. (2) 该学习小组将“B”端与“3”相接,将A、B表笔短接,调节进行欧姆调零后测量未知电阻。得到通过表头G的电流与被测未知电阻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多用电表中电池的电动势E=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通过分析可知该小组使用多用电表的(填“×1”“×10”或“×1k”)倍率的欧姆挡进行测量未知电阻。

    3. (3) 实验小组用多用电表电压挡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器材有: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8V),定值电阻 , 多用电表一只,电阻箱一只,连接实物如图丁所示,正确操作后测得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及其两端电压U,记录多组数据后,得到对应的图,如图丙所示,则电动势V,内阻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三下·成都模拟)  某同学想测定盐溶液的电阻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在长方体绝缘容器内插入两竖直金属薄板AB(金属薄板略小于容器横截面积),A板固定在左侧,B板可移动,把B板移动到容器的最右侧;

    ②按图乙连接电路,将ab两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灵敏电流计G满偏;

    ③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将AB两板接在ab两表笔之间,在容器内倒入适量的盐溶液,使灵敏电流计半偏。

    1. (1) 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 , 灵敏电流计的满偏电流为Ig , 容器内部底面长度为L , 倒入盐溶液的体积为V , 则此盐溶液的电阻率为。(用EIgLV表示)
    2. (2) AB两板接在ab两表笔之间后,要使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增大,应(填“增加”或“减少”)倒入盐溶液的体积。
    3. (3) 某同学测量出该盐溶液的电阻率后,想按图丙(a)所示的电路测定一个实验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向容器内倒入体积的盐溶液后,通过移动B板来改变AB两板的间距x , 读取电流表的示数I , 记录多组数据,做出图象如图丙(b)所示。已知容器内部底面长度L=0.3m,则电源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 (4) 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偶然误差,关于上述方法测得的电动势、内阻与真实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 1. (2024高三下·成都模拟)  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用带托盘的弹簧、电池组、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内电阻很大的电压表(量程为0-3V)等元件制作了一台简易电子秤。弹簧下端固定在可竖直升降的平台上,弹簧上端固定有托盘和水平指针P , 滑动变阻器竖直固定,滑片P'朝向指针P。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ab是滑动变阻器有电阻丝缠绕的部分,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1. (1) 图甲所示为电子秤的部分原理图。

      ①当托盘中没有放物体时,调节滑片,使滑片P'处于滑动变阻器的a点,调节平台使P正对P'。托盘中放入待测物体后,调滑片P' , 使P'正对P

      ②闭合开关,为使电压表示数随待测物体的质量的增大而均匀增大,应将电压表连接在图甲的B点与点(选填“A”或“C”)

      ③在托盘里放入1.0kg的砝码,调节滑片P'P正对P时,此时电压表读数为1.60V,则该电子秤可测量的最大质量为kg(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秤盘和弹簧的质量对电子秤的测量结果(选填“有”或“无”)影响。

    2. (2) 该同学为了测量出电子秤内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将电压表并联在R0两端,如图乙所示。进行了如下操作:

      改变电阻箱阻值R0 , 记录电压表的对应的读数U0 , 用WPS表格处理多次测量的数据得到如图丙所示的图像,该图像的函数关系式为y=2.3x+0.11。其中横坐标为 , 纵坐标为 , 则由图丙可得电池组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三下·南充模拟)  用下列器材组装成一个电路,测量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并描绘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电压表V1(量程6V、内阻很大)

    B.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很大)

    C.电流表A(量程3A、内阻很小)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

    E.灯泡(2A、5W)

    F.电池组(电动势E、内阻r

    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1. (1) 某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滑动,则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比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每一次操作后,同时记录电流表A、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组成两个坐标点(IU1)、(IU2),标到U-I坐标中,经过多次测量,最后描绘出两条图线,如图乙,则电池组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在U-I图像中两条图线在P点相交,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为Ω;
    4. (4) 若把该灯泡与电动势为5V,内阻为1.25Ω的另一个电源连接成电路,则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三下·凉山模拟)  某学习小组准备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

    A.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3V内阻未知);

    B.电流表(内阻未知,0~0.6A~3A);

    C.电压表(内阻未知,0~3V);

    D.电阻箱R1(0~99.9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

    开关导线若干。

    1. (1) 小组同学发现:电流表正接线柱A、B量程标识由于长期使用被磨损。同学们讨论决定:先测电流表的内阻和确定接线柱A、B的量程标识。于是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且电流表接A接线柱。操作步骤:

      ①闭合开关S前滑片P应滑到(选填“左”或“右”)端。

      ②闭合开关S1 , 将开关S2接1,调节R1=5.0Ω,反复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读数为2.5V。

      此时发现电流表指针超过半偏,则A接线柱对应电流表的量程为(选填“0~0.6A”或“0~3A”)。

      ③断开开关S1 , 将开关S2接2,再闭合开关S1 , 反复调节滑片P和R1 , 使电压表示数仍为2.5V,此时R1=5.8Ω,则电流表内阻为Ω(保留一位小数)。

    2. (2) 为了更精确的测电动势和内阻,应选择电路(选填“图2”或“图3”)进行实验。
    3. (3) 根据小组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4所示的IU图像,则电源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模拟)  某人打算测量某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 (1) 小李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粗测该电源的电动势。他先把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电压10V挡正确操作测量时表盘指针如图所示,其读数为V。

    2. (2) 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电动势和内阻,他在实验室中找到了电阻箱、电压表、定值电阻等相关器材,组成如图甲所示电路,并进行实验。已知该电源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40mA,图中电阻箱R的阻值范围为0~9999Ω。

      ①电路中R0为保护电阻,实验室中备有以下几种规格的定值电阻,本实验中应选用

      A.20Ω,125mA

      B.150Ω,30mA

      C.200Ω,80mA

      D.500Ω,5mA

      ②实验中通过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及相应的电压表示数U , 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作出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的纵轴截距为a , 图线的斜率为k , 则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r=

      ③若考虑到电压表内阻对实验的影响,则电源电动势的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