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成都模拟) 在“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大小”实验中,用相同酒精灯(热源相同)对四种液体加热,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些数据。若第3次和第4次实验中烧掉了1.4g的酒精。已知 , q酒精=3×107J/k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次数

    液体

    质量/g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min

    1

    200

    10

    7

    2

    200

    20

    10

    3

    400

    20

    14

    4

    400

    15

    14

    A . 甲液体的吸热能力比乙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B . 丙液体的比热容为 C . 第4次实验中,液体吸收了40%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D . 第3、4次实验中,乙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丙液体吸收的热量
  • 1. (2024九下·邵阳模拟) 小林同学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选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相同烧杯中装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的温度与时间变化关系图像。

    (1)若在组装甲实验装置时发现温度计的玻璃泡触碰到了杯底,应该将图甲装置中的(选填“A处向上”、“B处向下”)适度调整;

    (2)若烧杯内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加热时间相同,则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据图乙可知,水的吸热能力煤油的吸热能力(前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因此通常选择作为汽车发动机冷却液(选填“水”或“煤油”);

    (3)若水的比热容为 , 根据图乙中的数据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

  • 1. (2024·长清模拟) 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过程中忽略液体蒸发且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液体吸收。

    1. (1) 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两电阻丝的阻值应该(选填“相同”或“不同”);
    2. (2) 加热相同时间后,若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则说明(选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3. (3) 小昊把装置烧瓶内装上等质量的同种液体,并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他想探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放出热量与电阻的关系,两个烧瓶中都装比热容比较(“大”或“小”)的液体会更快的看到实验效果。
  • 1. (2023九上·中山期中) 关于以下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B . 图乙:活塞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此过程与热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 C . 图丙:燃气烧水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热量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D . 图丁:利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初温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水的温度变化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食用油的比热容小
  • 1. (2023九上·中山期中) 图甲是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应量取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为了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增加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2)甲、乙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来反映(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3)为了比较甲、乙液体的吸热本领,小明提出两种比较方案:

    ①让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②让两者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

    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选填“①”、“②”或“①和②”);

    (4)从乙中可以看出,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5)若乙液体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甲液体的比热容为J/(kg·℃)。

  • 1. (2024九下·广东模拟) “如何才能快速解冻从冰箱拿出来的冻肉呢?”小海查阅资料后利用冰块、食用盐和白糖进行模拟实验,实验装置如题图所示。

    步骤一:取三份初温和相同的冰块,其中两份分别均匀撒上质量相等的少量食用盐和白糖;

    步骤二:将三份冰块同时静置于漏斗中,用电子秤测量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m,每隔5min记录一次;

    步骤三:根据实验数据得到总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题图丁所示,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1)步骤一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2)分析题图丁可知:烧杯的质量为g,甲装置的冰块质量为g,使用(选填“食用盐”或“白糖”)可以更快速解冻冻肉;

    (3)小海完成本次实验耗时将近50min,不更换或不增加实验器材的前提下,请你为他提出一条缩短实验时间的可行建议:

    (4)若小珠重复小海的实验,取出质量为3g、初温为-18℃的冰块,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了10℃,则冰块所吸收的热量为J。【c=2.1×103J/(kg·℃)】

  • 1. (2023九上·惠州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时,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时,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实验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为

    (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时,选用上图中合适的装置加热相同的一段时间后,发现液体a升温最多,此时液体a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b吸收的热量。由此可知液体a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b的比热容;

    (3)比较燃料的热值时,应待燃料燃烧后,比较液体的(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

    (4)小明利用天平和温度计准确测出液体的质量、消耗的燃料质量和液体升高的温度后,计算出燃料1的热值,但他发现与标准值差距较大,造成误差较大的原因除了加热过程中的各种热损失以外,你认为还可能是:

  • 1. (2023九上·广州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燃料均为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初温均相同。

       

    (1)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2)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当燃料完全燃烧时,通过比较 (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

    (3)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可知,液体的比热容较大。若其中比热容较大的液体是水,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c=4.2×103J/(kg•℃)]

    (4)若甲装置中的燃料为酒精,烧杯内的液体为水,测出水的质量和燃料烧尽时水升高的温度,再结合燃料的质量这一数据,从而计算出燃料的热值,则该数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 1. (2023九上·深圳期中)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规律”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

    (1)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2)小华又利用如图乙所示的两套相同装置,分别在两个燃烧皿中放入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点燃后加热质量相等的水,通过比较燃料(选填“燃烧相同时间”或“全部燃烧”)后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两种燃料热值的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J/kg。(不计热量损失)

    燃料

    加热前水温/℃

    燃料燃尽时水温/℃

    燃料的热值/

    酒精

    25

    45

    碎纸片

    25

    35

    /

  • 1. (2024九下·龙华模拟)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温度-加热时间”关系图象。

    (1)实验中应量取(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水、煤油两种液体,并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

    (2)分析图乙可知,吸收相同热量,升温更高。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 则煤油的比热容为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