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南昌期中)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会对颈椎造成伤害,相关研究结论如图甲所示,人低头时可以简化为杠杆模型如图乙所示,G为头部重力、F为颈椎肌肉拉力,为低头的角度,不考虑拉力方向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低头时的头部的重力大于低头时头部的重力 B . 从低头到低头过程中,头部重力G的力臂变短 C . 从低头到低头过程中,头部重力G的力臂大于颈椎肌肉拉力F的力臂 D . 站立或坐立观看手机时,应抬高手臂,使视线与手机齐平
  • 1. (2024八下·南昌期中)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若干钩码(每个钩码重均为0.5N)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 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以便直接读出的长度。
    2. (2) 将杠杆调整好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 (3) 如图丙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先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平衡,然后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原因是
    4. (4) 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 1. (2024·东莞模拟) 如图(a)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在此杠杆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相同的小球,如图(b)所示,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杠杆仍然平衡 B . 杠杆A端下沉 C . 杠杆B端下沉 D . 无法确定
  • 1. (2024·湖南模拟) 小明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保持静止,如图甲所示。他的重心在A 点,身体与地面平行,可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模型,地面对脚的力作用在O点,对手的力作用在B点,且都与身体垂直,小明的体重为750N,OA长为1m,OB长为1.5m。则地面对小明手的作用力为(    )

    A . 50N B . 250N C . 500N D . 1125N
  • 1. (2024·桂林模拟) 图是小林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的情景,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他在A处挂了两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1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A处用弹簧测力计往下拉,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 . 在B处挂3个相同的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C . 在C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此杠杆是费力杠杆 D . 在 D 处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该拉力的力臂小于 OD
  • 1. (2024·佛山二模) 图甲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水箱内水面高度的装置.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Ro是定值电阻,R是压敏电阻.R的位置固定不动,其电阻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杠杆AB可绕O点转动, A端悬挂一重为15N的圆柱体M, M的底面积为45 cm2 ,  高为 30 cm, 下底面距离容器底5 cm,杆B端始终压在传感器R上,.AB: OB=3:1,杆重忽略不计,杆始终静止在水平位置.(ρ=1.0x103kg/m3 ,  g取 10N/kg)

    1. (1) 假设杠杆A端所受力为动力,则杠杆AB属于 杠杆:水箱内水面高度h小于5cm时,压力传感器R受到杆B端的压力大小是N: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Ro的阻值是Ω
    2. (2) 水箱内水面高度h 大于5 cm时,随着水面的升高,用于显示水面高度的电表示数会增大,应该选用图甲电路中的 (选填“电流”或“电压")表显示水面高度.该装置能显示水面的最大高度h是cm. 若要增大该装置显示水面的最大高度h,可换一个阻值更(选填“大”或“小")的定值电阻Ro.
  • 1. (2024·岳阳二模) 图甲是一种常用的移动指示牌,图乙是它的模型,图丙是被风刮倒的指示牌,请在图丙中画出:将指示牌扶起的最小力及其力臂。

  • 1. (2024·南山模拟) 能量简称“能”,用来表示物体做功的本领,能量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物体的“能”和质量,温度,位置等有关。请回答下列关于“能”的问题。

    1. (1) 图甲,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此时杠杆平衡,接下来将左端钩码在杠杆上悬挂位置右移一段距离,杠杆将会朝(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时右端钩码的重力势能将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图乙,滚摆实验中滚摆上下滚动时,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滚摆和绳组成的系统守恒的是(选填“动能”“重力势能”或“机械能”)。
    3. (3) 图丙,在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让甲、乙两辆相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在下滑过程中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车的动能,在水平面碰到木块后一起向右运动最终停止,木块的动能最后转化为
  • 1. (2024·柳南三模) 如图,小明和爸爸坐在跷跷板上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右边小明和左边爸爸都向中间移动相同的距离,则跷跷板(    )

    A . 仍然平衡 B . 右端下降 C . 左端下降 D . 可能左端下降,也可能右端下降
  • 1. (2024·广州二模) 如图质示、一根忽略重力的硬杆,其左端固定于O点,并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在距O点距离为10cm的位置A,系上一只氢气球。在距O点距离为40cm的位置B,与沿水平方向为30角的方向上(固中虚线所在方向)作用一个力F,使得该硬杆处干水平位置静止:

    1. (1) 在图中,画出作用力F的示意图,并画出力F的力臂L;
    2. (2) 若作用力F的大小为4N,则氢气球的细线对硬杆的拉力大小为N。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