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南昌月考) 在探究“橡皮筋所受拉力F与橡皮筋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单个重力均为0.5N,如图甲所示),记录所挂钩码重力和橡皮筋的长度L,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中PM、PN段为直线。

    1. (1) 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2. (2) 分析图乙信息可知:A、B两根橡皮筋的原长均为cm;当挂2个钩码时,A橡皮筋的伸长量为cm;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且用两根橡皮筋完成实验的目的是;分析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的与橡皮筋所受拉力F成正比;
    3. (3) 若用这两根橡皮筋分别制成测力计,用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的最大称量值为N。
  • 1. (2024·遂川模拟)  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甲所示,这是小华家的电能表,则他家能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最大电功率为W,此时电能表的示数是
    2. (2) 如图乙所示,在用量筒测量一个不吸水的物体的体积时,测量的合理顺序是(填序号),测得物体的体积为
    3. (3) 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所受拉力与弹簧的成正比来工作的,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实验中,先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和分度值,轻轻拉动挂钩防止弹簧卡壳,并在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 1. (2024八下·绵竹月考)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调零,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为 N。在弹性限度内,一根长10cm的弹簧,受到0.5N的拉力时,伸长到12cm,当它受到1.6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cm。

  • 1. (2024八下·大余月考)  【探究名称】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的关系

    【问题】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那是不是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呢?为此,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证据】

    1. (1) 要完成实验,除了图甲所示的铁架台、弹簧、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2) 实验中,弹簧所受拉力的大小是通过改变来实现的;
    3. (3) 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下相关数据,下表是他记录的数据中的一部分,其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F/N

      0

      1

      2

      3

      4

      5

      6

      伸长量Δ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解释】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小明认为的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想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 (4) 【交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制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若他们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选填“A”或“B”),此弹簧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cm。

    5. (5) 拉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图像中的线不再是直线,说明我们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所测拉力不能
  • 1. (2024八下·阳谷期中) 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弹簧的原长为cm;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弹力的大小为N

  • 1. (2024八下·瑞昌月考) 【探究名称】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的关系

    【问题】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那是不是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呢?为此,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 (1) 【证据】要完成实验,除了图甲所示的铁架台、弹簧、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2) 实验中,弹簧所受拉力的大小是通过改变来实现的。
    3. (3) 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下相关数据,下表是他记录的数据中的一部分,其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F/N

      0

      1

      2

      3

      4

      5

      6

      伸长量/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4. (4) 【解释】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小明认为的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想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 (5) 【交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制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若他们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选填“A”或“B”),此弹簧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cm。

      ②拉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图像中的线不再是直线,说明我们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所测拉力不能

  • 1. (2024八下·献县月考) 物理小组的同学们对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如图甲所示,将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钩码,记录每次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 , 并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图线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 (1) 由图乙可知,当在A、B两根橡皮筋上分别都悬挂重力为4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cm。
    2. (2) 如果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测力计,则用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的精确程度比较高。(均选填“A”或“B”)
  • 1. (2024八下·乌鲁木齐期中) 为研究橡皮筋是否也与弹簧有类似的性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2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 , 根据多组测量数据画出的图线如图2乙所示。

    1. (1) 当在两根橡皮筋上分别都悬挂重为6N的钩码时,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cm
    2. (2) 橡皮筋测力计量程小,橡皮筋测力计精度高(选填“A”或“B”)
    3. (3) 如果AB串接起来能测量出的最大力是N。
  • 1. (2024八下·无锡期中) 小明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时,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钩码的拉力F/N

    0

    0.5

    1

    1.5

    2

    2.5

    3

    弹簧的长度L/cm

    2

    3

    4

    5

    6

    7

    8

    1. (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2甲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的图象;
    2. (2) 通过分析,可得出结论:
    3. (3) 小明又对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弹簧进行研究,记录弹簧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弹簧的长度L,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了如图2乙所示的图线。

      ①A弹簧的原长为 cm,当在A弹簧上悬挂重为5N的物体时,弹簧A的伸长量为cm;

      ②分别用这两根弹簧制成弹簧测力计,用弹簧A制成的测力计量程是,用弹簧 制成的测力计精确度高;

      ③若将本实验中弹簧A、B并联使用代替弹簧测力计(如图丙),能测量力的最大值为N。

  • 1. (2024八下·南京期中)  如图,小金同学为了制作弹簧测力计,用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

    弹簧长度(cm)

    6.5

    7.5

    8.5

    9.5

    10.5

    14.2

    18.0

    若用此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从表格信息可得,它的最大测量值至少是N;
    2. (2) 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cm;
    3. (3) 当该弹簧测力计悬挂75g的重物时,求该重物的重力和弹簧的长度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