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八上·化州期中)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成的是像,镜中的像与视力表大小。若视力表全长为 , 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 1. (2023八上·惠来期末)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饮料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 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如图乙所示,测得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 g;向量筒中倒入部分饮料,如图丙所示,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 mL;用天平测得烧杯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 40g,则饮料的密度为 kg/m3

    (3)只利用天平、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烧杯和适量的水也能测量出饮料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调好天平,测出一个烧杯的质量m0

    ②将一个烧杯装入适量的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③另一个烧杯装同样高度的饮料,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m2

    则烧杯内饮料的体积V=,密度ρ=(两空均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ρ已知)。

  • 1. (2023八上·化州期中)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音叉发声的波形图,根据波形图可知(选填“甲”或“乙”)的声音响度大。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的次数相同,则音调(选填“相同”或“不同”)。这个实验说明了:越大,响度越大。(选填“振幅”或“频率”)

  • 1. (2023八上·中山期中) 如图甲,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该实验最好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为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应该(选填“a”“b”或“c”选项,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像所在的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应该

    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

    b.直接观察光屏

    c.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观察

    (3)实验中小明为了让右座的小红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小明仅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将会(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

    (4)如图乙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1和k2 , 则像k1的像距为(填“v1”或“v2”),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1.2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若在图乙中k1和k2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选填“只有k1”“只有k2”或“k1和k2”)。

  • 1. (2023八上·化州期中) 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 中学生的大拇指的宽度约为10mm B . 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0dm C . 正常人10次脉搏跳动的时间约为1min17s D . 普通教室门的高度超过3m
  • 1. (2023八上·惠来期末) 写出下列仪器的读数:甲图中物体的长度是 cm;乙图中秒表的读数是 s;丙图中温度计示数是 ℃。

  • 1. (2023八上·惠来期末) 如图所示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B . 图乙中,凹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 . 图丙中,人们看到的“鱼”是实像 D .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1. (2023八上·化州期中) 请画出图中物体通过小孔后成的像;

  • 1. (2023八上·中山期中) 如图是小美拍摄的一张荷花照片,在照片上能看到三朵荷花,水面上方的荷花、莲叶上的“荷花”和水中的“荷花”。其实,莲叶上的“荷花”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影子”;水中的“荷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选填“实”或“虚”)像;若水面下降,水中的“荷花”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 (2023八上·惠来期末) 下列物体的运动速度为的,可能是(  )
    A . 行人 B . 飞机 C . 蜗牛 D . 火箭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