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临川一模)  下列有关作图正确的是(  )
    A .  投出去的篮球所受到的力 B .  通过凸透镜的光线 C . .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D .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 1. (2024·临川一模)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照相机上 C . 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对光起发散作用 D . 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 (1) 如题1图乙表示月球车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该月球车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及月球车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2. (2) 如题2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线,在凸透镜的右侧有一平面镜MN和主光轴 , 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完整光路图.
    3. (3) 如题3图所示的通电螺旋管,请标出小磁针的N极与两条磁感线的方向.
  • 1. (2024·惠州二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但有些同学因为不良习惯导致眼睛近视了.如图所示是近视眼成因示意图,造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变(选填“薄”或“厚”),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选填“前面”或“后面”),要用(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 1. (2024九下·长沙模拟) 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50

    40

    30

    25

    20

    像距v/cm

    22

    24

    30

    38

    60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 B . 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 . 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 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向距凸透镜50cm处滑动,像会逐渐变大
  • 1. (2024九下·长沙模拟) 如图为凸透镜,请你在图上作出图中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

  • 1. (2024·沅江三模)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 输入取货码、扫描二维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户通过人脸识别时,“人脸”是光源 B .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 . 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变小,需靠近“刷脸”机镜头 D . 人脸识别取货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 1. (2024·佛山二模) 图为小明送给爷爷一款带有透镜的指甲刀,方便爷爷剪指甲,关于此款指甲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透镜为凹透镜 B . 剪指甲时,此透镜的功能相当于放大镜 C . 剪指甲时, 通过透镜可看到指甲倒立的像 D . 剪指甲时,指甲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
  • 1. (2024·新兴二模) 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 cm 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目的是
    3. (3) 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 cm刻度线处,如题17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
    4. (4) 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到的像比位置互换前的像 (选填“大”或“小”。
  • 1. (2024·岳阳二模)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进行如下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测得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成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 (2) 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现将图乙中虚线圆圈部分当做人的“眼睛”,当蜡烛远离“眼睛”时,“眼睛"需调节凸透镜的厚度使其(选填“变薄"或"变厚"),改变其对光线的偏折能力,从而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该“眼睛”无法调节凸透镜达到应有的厚度,则应该配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