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海港模拟)  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对冰熔化和水沸腾现象进行实验探究,并绘出了温度一时间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

    1. (1) 安装图甲中实验器材的顺序,应该(选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2. (2) 根据图乙中图象BC段可知,冰属于体;
    3. (3) 完成上述实验后,调整实验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图象DE段可知,可能是当地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 (4) 结合实验过程和曲线图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1. (1)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时,应按(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图乙中,能反映水沸腾时水中气泡情形的是图
    2. (2) 利用图丙的实验装置进行光现象实验时,得出的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3. (3) 图丁是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a、b为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容器中密封有等量的空气,将导线1、2分别接到电源两端。此装置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后,容器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
  • 1. (2024九下·龙湖模拟) 在课堂上同学们用小纸锅烧水,如图甲所示。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开始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甲 乙 丙 丁

    1. (1) 如图乙,在安装实验器材时,老师提醒大家固定夹A和B的高度都要适当,固定夹A高度适当的标准是保证能够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那么固定夹B高度“适当”的标准是.
    2. (2)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需要计时,记录温度并观察现象。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烧杯中出现图丙中的(填“a”或“b”)所示现象;
    3. (3) 两位同学将收集的数据绘制成如图丁所示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根据图像可知两位同学所用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AmB(填“>”或“<”);
    4. (4) 交流评估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填字母)。

      a.纸板上的小孔加快了水的散热,因此小孔是多余的

      b.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节约能源

      c.纸锅烧水实验中,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

  • 1. (2024·罗湖模拟) 小明利用鸡蛋、水、盐等材料进行实验:

    实验一:测量鸡蛋密度

    1. (1) 如图甲,将鸡蛋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发现鸡蛋沉至杯底;如图乙,往烧杯中不断少量地加盐并充分溶解,直至观察到鸡蛋恰好处于悬浮状态时,停止加盐;该现象说明了浮力大小与有关;
    2. (2) 如图丙,取出鸡蛋,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g;
    3. (3) 如图丁,将烧杯中的盐水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的体积为mL;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88.2g;
    4. (4) 计算出鸡蛋的密度为kg/m3
    5. (5) 实验二:比较水和盐水沸腾特点

      如图戊,采用相同热源的实验装置,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盐水,组装时,应先调整图戊中

      的高度(选填“A”或“B”):

    6. (6) 如图己,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和盐水的温度-时间图象,水和盐水从相同初温加热至刚好沸腾,吸收的热量多(选填“水”或“盐水”)。由本实验推理得出,如果要对刚煮熟的热鸡蛋进行冷却,放在常温的里效果更好(选填“水”或“盐水”),推理依据是
  • 1. (2023八上·潮阳期中) 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甲所示:

    (1)如图甲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实验时按照实验规范要求,调整石棉网确定其高度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实验中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如表格中: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但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3)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乙中(选“A”或“B”);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想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到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如果要喝一杯奶茶(牛奶与茶水的质量之比约为1∶2),有A、B两种方案可选择:A.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冷牛奶:B.先将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结合图乙,你认为方案的冷却效果较好。

  • 1. (2024·湖南模拟)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按(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 (2) 当水温上升到90℃时,小组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根据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3. (3) 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加热水的时间过长,请写出一种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4. (4) 假如实验时烧杯中水的质量为0.2kg,水吸收了的热量,其温度可从80℃升高到℃。[]
  • 1. (2024·涟源模拟) 实验小组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请完成

    1. (1) 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2) 按图甲所示装置根据____(选填“A”或“B”)的原则组装好各器材。
    3. (3) 图乙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4. (4) 由乙图分析可知,水加热至沸腾时间较短的可能原因是(写一个即可)
  • 1. (2024·蚌埠模拟) 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 (1) 在组装器材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形,此时应对(选填“A”或“B”)处进行调整。
    2. (2) 器材调整好后,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3. (3) 继续加热,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此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 1. (2024九下·龙马潭模拟) 某实验小组用规格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对初温相同的100g水,200g水、100g煤油进行加热,如图所示。

              

    (1)若要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差异应选择(选填“甲、乙、丙”中的两个)两图进行对比实验;

    (2)水沸腾时,小组成员观察到烧杯内出现的气泡是(选填“A”、“B”或“C”)图;

    (3)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小组成员绘制了从开始加热到沸腾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丁,分析可知100g煤油对应的图像是(选填“b”或“c”),已知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

  • 1. (2024九下·江汉模拟) 如图甲为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甲图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从水温达到90℃开始,每隔1m 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沸腾前后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

    (3)水沸腾时可观察到大量气泡从水面破裂开来,气泡破裂时,气泡内部水蒸气的内能(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4)某小组加热了很长时间水才沸腾,下列方法不能缩短加热时间的是(填标号)。

    A.提升水的初温   B.增加水的质量   C.将酒精灯调成“小火”加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