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二下·上海市期中)  第一位提出“光本身也是一种电磁波”的科学家是(  )
    A . 赫兹 B . 法拉第 C . 麦克斯韦 D . 爱因斯坦
  • 1. (2024高一下·上海期中)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地上力学”和“天上力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相同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假想成圆周运动;另外,还应用到了其它的规律和结论,其中有
    A . 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B . 牛顿第二定律 C . 牛顿第三定律 D . 卡文迪什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量
  • 1. (2024高一下·杭州期中) 下雨天,西高体育生从教学楼底层(1楼) 沿楼梯进行登高锻炼,已知每层楼高约为 3m。该同学的登高速度的倒数()与登高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他刚登上2楼时的速度约为0.8m/s,则他刚登上5楼的速度和由楼底层登至5楼所需的时间分别约为(  )

    A . 0.16m/s;  47s B . 0.16 m/s; 37.5s C . 0.2 m/s;  37.5s D . 0.2m/s;  30s
  • 1. (2024高一下·涟源期中)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 . 开普勒根据行星观测数据总结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B . 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 C . 伽利略通过月一地检验发现地球与苹果间的引力跟天体之间的引力是同一种力 D . 1781年发现的天王星的轨迹有些古怪,表明万有引力定律的准确性有问题
  • 1. (2024高一下·仁寿期中) 悬链线(Catenary)指的是一种曲线,指两端固定的一条(粗细与质量分布)均匀、柔软(不能伸长)的链条在重力的作用下所具有的曲线形状,例如悬索桥等,如图(a)所示。现搭建如图(b)所示的一条悬链线,链的质量为m,经测量得两悬点A、B处切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两切线的交点为C,E是C点正上方链条上的点,F为悬链线的最低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两悬点处弹力大小之比为 B . 链条AF和链条BF长度之比为3:2 C . 整个链条最低点F处弹力最小且等于 D . 此时链条的重心在链条上的E点
  • 1. (2024高一下·讷河期中)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牛顿通过“月—地”检验验证了重力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B . 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指导下,开普勒发现了开普勒三大定律 C . 在不同星球上,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不一样 D . 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定了引力常量的值,被称为“测出地球质量的人”
  • 1. (2024高一下·南京期中)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首次精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其单位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一下·武汉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引力常量G B . 第谷根据自己多年的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且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C . 冲量是描述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力的冲量是一个状态量 D . 功是描述力对物体作用的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功是一个过程量
  • 1. (2024高一下·韶关月考)  理想化模型法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科学抽象,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突出强调问题的主要方面,而忽略次要因素。下列不属于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的是(  )
    A . 轻质弹簧 B . 质点 C . 自由落体运动 D . 向心加速度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3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