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安徽模拟)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步骤如下:

    1. (1) 用刻度尺测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注射器刻度上10mL与30mL之间的距离为2.00cm,计算出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
    2. (2) 向右拉动活塞一段距离后,用橡胶套堵住注射孔,活塞静止时,读出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3. (3) 挂上沙桶,活塞与滑轮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沙桶中缓慢加入适当沙子,待活塞静止后,测量沙子的质量m和对应气体的体积V;
    4. (4) 改变m,得到多组m及对应的V;以m为纵坐标,为横坐标,做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图线的纵截距为 , 斜率的绝对值为k,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摩擦,注射器的气密性以及导热性良好且环境温度不变,则根据图线可得沙桶的质量为,实验时的大气压强为。(均用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1. (2024高三下·安徽模拟) 某同学为了测量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的电阻率,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路中的ab是一段金属丝。

    除金属丝外,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还有:

    A.电源(电动势 , 内阻未知)

    B.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未知)

    C.定值电阻(阻值5Ω)

    D.定值电阻(阻值100Ω)

    E.开关、导线若干

    1. (1)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应该在(填“同一”或“不同”)位置测量3次,取平均值。某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mm;
    2. (2) 为了准确、方便的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定值电阻应选择(填“”或“”);
    3. (3) 闭合开关S,将金属夹从金属丝的最左端a逐渐向右移动,依次记下相应的滑片到a端的距离和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 , 利用测量的多组 , 做出图像,测得图像直线的斜率为k,若不考虑温度的变化,则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值(用d、E、k表示);
    4. (4) 若图像的纵截距已知,为测出电流表的内阻,还需要测量。(用文字表述)
  • 1. (2024高二下·德阳月考)  某实验小组使用图甲的装置测量某紫色激光的波长。用光具座固定激光笔和刻有双缝的黑色纸板,双缝间的宽度 , 激光经过双缝后投射到光展中的条纹如图乙所示,由刻度尺读出A、B两亮纹间的距离x=mm,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出双缝到投影屏间的距离 , 则该激光波长m。如果用红色激光重新实验,相邻亮纹间距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 (2024高二下·德阳月考) 用实验测一电池的内阻r和一待测电阻的阻值Rx。已知电池的电动势约6 V,电池内阻和待测电阻阻值都为数十欧。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电流表A1(量程0~30 mA);  电流表A2(量程0~100 mA);电压表V(量程0~6 V);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5 Ω); 滑动变阻器R2(阻值0~300 Ω);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条。

    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Ⅰ、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Ⅱ、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次调小R的阻值,测出多组UI的值,并记录。以U为纵轴,I为横轴,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

    Ⅲ、断开开关,将Rx改接在BC之间,AB直接相连,其他部分保持不变。重复Ⅱ的步骤,得到另一条U­I图线(横纵坐标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图线与横轴I的交点坐标为(I0 , 0),与纵轴U的交点坐标为(0,U0)。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电流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2. (2) 由图线,得电源内阻rΩ。
    3. (3) 用I0U0r表示待测电阻的关系式Rx,代入数值可得Rx
  • 1. (2024高一下·江北月考) 以下为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时的实验操作:

    1. (1) 先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物体的竖直分运动,最终听到两小球同时落地,改变H大小,重复实验,a、b仍同时落地,该实验结果可表明______。
    2. (2) 接着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获得钢球的平抛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的操作要求正确的是______。
    3. (3) 按正确的操作步骤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物体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A、B、C三点,以A点为坐标原点,B、C坐标如图,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在B点的速度(g取 ,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二下·仁寿月考)  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了一台简易电子秤,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图中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量程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部分的长度 , 滑片P与托盘固定连接。

    1. (1) 该同学将电子秤里两节纽扣电池(如图丙所示)串联,利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测定串联后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根据多次测量得到的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可知一节纽扣电池的电动势 , 内阻。(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2) 该同学分析了实验中由电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图中实线是根据本实验的数据描点作图得到的图像,虚线是该电源在没有电表内阻影响的理想情况下所对应的图像,则可能正确的是( )

    3. (3) 为了得到电压表的示数与被测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该同学还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调节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零;

      ②在托盘里缓慢加入细砂,直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恰好滑到端,然后调节电阻箱 , 直到电压表达到满偏,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应取:(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将电压表的表盘改为电子秤的表盘,直接显示称量物体的质量,则电子秤的表盘刻度是(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 1. (2024高二下·仁寿月考)  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可拆变压器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可拆变压器如图甲、乙所示。乙图中线圈上标的数字为该接线柱到“0”接线柱间的线圈匝数。

    1. (1) 观察变压器的铁芯,它的结构和材料是( )
    2. (2) 如图,当左侧线圈“0”“2”间接入交流电压时,右侧线圈“0”“4”接线柱间输出电压可能是____。
    3. (3) 第(2)问测得结果电压比不等于匝数比的原因可能是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一学生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

    1. (1) 实验中优先选用的摆球是____。
    2. (2) 用螺旋测微器测摆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摆球的直径Dmm。
    3. (3) 该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得出数据画出摆长L和周期T2的图像,如图丙,根据图像求出重力加速度g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 (4) 图丙中P点在图线下方,导致这种偏离的原因可能是____。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力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特性,已知力敏电阻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微小形变,它的电阻也随之发生变化,电子秤(如图甲)就是利用了此特点而制成的。现提供如下器材∶

    A.力敏电阻(压力不太大的情况下阻值约在100~400Ω之间)

    B.3.0V直流电源,内阻未知

    C.电压表V1(0~3V,内阻约10kΩ) D.电压表V2(0~6V,内阻约30kΩ)

    E.电流表A1(0~5mA,内阻为200Ω) F.电流表A2(0~100mA,内阻为100Ω)

    G.定值电阻R1为300Ω H.定值电阻R2为20Ω

    I.开关1个、导线若干 J.已知质量的重物若干

    1. (1) 该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来进行实验,为使测量尽量精确和安全,电压表、电流表、保护电阻分别应选用(填字母序号)。
    2. (2) 电压表的右端应接(填“M”或“N”)。
    3. (3) 经小组研究,力敏电阻的阻值R与所受压力大小F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该小组记录数据中当压力为200N时,电流表读数为4mA,则电源内阻为Ω,该方法测量的电源内阻值(填“偏大”“偏小”或“无误差”)。
  • 1. (2024高三下·仁义月考)  一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电池的电动势E(约)和内阻r(小于)。图中电压表量程为 , 内阻:定值电阻;电阻箱R , 最大阻值为;S为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完成下列填空:

    1. (1) 为保护电压表,闭合开关前,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可以选(填“5.0”或“15.0”);
    2. (2) 闭合开关,多次调节电阻箱,记录下阻值R和电压表的相应读数U
    3. (3) 根据图(a)所示电路,用REr表示 , 得
    4. (4) 利用测量数据,做图线,如图(b)所示:

    5. (5) 通过图(b)可得V(保留2位小数),(保留1位小数);
    6. (6) 若将图(a)中的电压表当成理想电表,得到的电源电动势为 , 由此产生的误差为%。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