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深圳月考) 利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除光源、遮光筒和屏以外,还有三个元件,已知①是红色滤光片,遮光筒右侧安装测量头进行观察和测量。

    1. (1) 关于实验装置的安装与调试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多选)
    2. (2) 实验中通过测量头观察到干涉条纹间距较小,若要适当增大条纹间距,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
    3. (3) 如图2所示,调节测量头观察到分划板上的中心刻线刚好与第1条亮纹中心重合,从图3中可以读出此时20分度的游标卡尺示数为mm,转动测量头,使其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重合(如图4),此时的读数为12.05mm,由此可知相邻两条亮纹间距mm。已知双缝间距d=0.20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600mm,由此可以计算出该单色光的波长为m;
    4. (4) 取下红色滤光片后,在测量头内可以看到彩色条纹,仔细观察发现,中央条纹是白色的。两侧条纹是彩色的,且对称分布。请你利用双缝干涉的知识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 1. (2024高二下·广东月考) 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 (1) 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2. (2) 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3. (3) 该小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实验,记录的玻璃砖界线和四个大头针扎下的孔洞如下图所示,其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 (4) 该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以入射点O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交于AB点,再过AB点作法线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点,如图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n=。(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
    5. (5) 在该实验中,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砖,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的图线如图所示,从图线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是

              

      甲                                                乙

  • 1. (2024高二下·广东月考) 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将的纯油酸配制成的油酸酒精溶液,且测得1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V0(m3)。现滴入1滴这样的溶液到准备好的浅盘中,描出的油膜轮廓如图所示,已知每个格子的面积为S(m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浅盘到油膜稳定过程中,油膜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
    2. (2) 不同实验小组向水面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时得到以下油膜形状,做该实验最理想的是____。
    3. (3) 需要的器材和原料除油酸酒精溶液、浅盘、注射器、痱子粉、坐标纸、彩笔等外,还需要一项重要的器材是____。
    4. (4) 若实验中数得的油膜格子数为N , 则油酸分子的直径为m(用题目的符号表示)。
    5. (5)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在三个实验小组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但都发生了操作错误。其中会导致所测的分子直径d偏小的是____。
  • 1. (2024高二下·广东月考) 用如图(甲)所示的可拆变压器进行“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

    1. (1) 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2. (2) 小明同学将变压器按照要求组装好后,原线圈接“0”“4”接线柱,副线圈接“0”“14”接线柱,此时接在原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表量程为10V,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值为V(保留1位小数),此时副线圈输出的电压理论上与最接近。(选填下列选项)

      A.0V    B.1.2V    C. 14V    D.18.2V

    3. (3) 小黄同学将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将副线圈接在电压传感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上,观察到副线圈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在时间内该同学先断开开关,其后仅进行的一项操作可能是____
    4. (4) 等效法、理想模型法是重要的物理思维方法,合理采用物理思维方法会让问题变得简单,这体现了物理学科“化繁为简”之美。理想变压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如图(丁)所示,某用电器可以等效为右侧电路,若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 , 在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和电阻确定的情况下,调节可变电阻R , 当时,R可获得最大功率。

              

  • 1. (2024高三下·黔江月考)  某次实验要求测量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的电阻率,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 (1)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金属丝的直径,结果如图1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mm。
    2. (2) 为了精确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约为200Ω),实验室配备了以下器材:

      A.四节5号新电池(每节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阻约为0.2Ω);

      B.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RV=1kΩ);

      C.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为1Ω);

      D.电流表(量程0~30mA,内阻约为10Ω);

      E.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0Ω,额定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A);

      G.开关S及导线若干。

      ①要利用电阻箱将电压表V的量程扩大至6V,则电阻箱接入的电阻为Ω;

      ②利用①中改装后的电压表,选择合理仪器,在图2所示虚线框内,画出精确测量所需的电路图,并标明所选器材的代号

      ③根据②中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测得该金属丝的直径平均值为d、长度平均值为L,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率(用题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 1. (2024高一下·凤鸣月考) 某同学验证两个小球在斜槽末端碰撞时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直径相同的小球。实验时,不放B,让A从固定的斜槽上E点自由滚下,在水平面上得到一个落点位置;将B放置在斜槽末端,让A再次从斜槽上E点自由滚下,与B发生正碰,在水平面上又得到两个落点位置。三个落点位置标记为M、N、P。

    1. (1) 为了确认两个小球的直径相同,该同学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对它们的直径进行了测量,某次测量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其读数为mm。

    2. (2) 下列关于实验的要求哪个是正确的__________。
    3. (3) 如果该同学实验操作正确且碰撞可视为弹性碰撞,A、B碰后在水平面上的落点位置分别为。(填落点位置的标记字母)
  • 1.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

    1. (1) 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填“同时”或“先后”)落地;
    2. (2) 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3. (3) 上述现象说明:平抛运动的时间与大小无关,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运动;
    4. (4) 然后小明用图乙所示方法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由于没有记录抛出点,如图丙所示,数据处理时选择A点为坐标原点(0,0),结合试验中重锤方向确定坐标系,丙图中小方格的边长均为0.05m,g取10m/s2,则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为m/s。
  • 1. (2024高二下·成华月考)  某电阻的阻值大约为70Ω,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其阻值,该同学采用伏安法。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A.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为15kΩ);

    B.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为75kΩ);

    C.电流表A1(量程250mA,内阻约为0.2Ω);

    D.电流表A2(量程50mA,内阻约为1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50Ω);

    F.电池组E(电动势为3V,内阻不计);

    G.开关S,导线若干。

    为减小实验误差,电压表应选用,电流表应选用(填器材前面的序号),实验电路应选图(填“甲”或“乙”)。若该同学选择器材、连接电路等操作均正确,则电阻的测量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真实值。

  • 1. (2024高二下·成华月考)  在“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的实验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弄清灵敏电流表指针摆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可以使用一个已知正负极性的直流电源进行探究。某同学想到了多用电表内部某一挡,含有直流电源,他应选用多用电表的(选填“欧姆”、“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或“交流电压”)挡,对灵敏电流表进行测试,由实验可知当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流表时,指针向右摆动。
    2. (2) 该同学先将多用电表的红表笔接灵敏电流表的正接线柱。再将黑表笔(选填“短暂”或“持续”)接灵敏电流表的负接线柱。若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向左摆动,说明电流由电流表的(选填“正”或“负”)接线柱流入灵敏电流表的。
    3. (3) 实验中,该同学将磁铁某极向下从线圈上方插入线圈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请在图中用箭头画出线圈电流方向并用字母N、S标出磁铁的极性
    4. (4) 另一位同学利用图乙所示的实验器材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及判定感应电流方向。在给出的实物图中,已用实线作为导线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

      ①请用实线作为导线从箭头1和2处开始完成其余部分电路的连接

      ②将L1插入L2后,下列实验操作产生的感应电流与合上开关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的是

      A.闭合开关,稳定后拔出软铁棒

      B.闭合开关,稳定后拔出线圈L1

      C.闭合开关,稳定后使变阻器滑片P左移

      D.闭合开关,稳定后断开开关

  • 1. (2024高一下·万源月考)  用如图所示装置可进行多个力学实验,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2) 用该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小车动能变化量

    3. (3) 多次重复(2)问的实验过程发现,合力做的功总是稍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出1条可能的原因即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