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鹰潭模拟)  如图,C由质量为M的物块及右上角光滑轻质定滑轮组成,静置于水平地面。跨过滑轮用轻绳连接两质量分别为2m和m的物块A、B,除地面外的其余各接触处均光滑。开始用手托住B,使轻绳刚好伸直。由静止释放B,在B下落而A又未碰到滑轮的过程中,C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面对C有向右的摩擦 B . 物体C受到4个力作用 C . 绳中拉力等于mg D . 地面对C的支持力小于
  • 1. (2024高三下·鹰潭模拟)  汽车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平直公路开始匀减速刹车,此后t时间内的位移为x,汽车关系如图所示,图线前10s为直线,之后部分属于双曲线,则由图像可知,汽车前16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  )

    A . 6.00m/s B . 6.20m/s C . 6.25m/s D . 6.35m/s
  • 1. (2024高三下·鹰潭模拟)  将一质量为的足够长薄木板A置于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质量为的滑块B(可视为质点)置于A上表面的最下端,如图(a)所示,斜面倾角。现从时刻开始,将A和B同时由静止释放,同时对A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恒力 , 运动过程中A、B发生相对滑动。图(b)为滑块B开始运动一小段时间内的图像,其中v表示B的速率,x表示B相对斜面下滑的位移。已知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 求:

    1. (1)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图(b)中时A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 (2) 一段时间后撤去力F,从时刻开始直到B从A的下端滑出,A、B间因摩擦总共产生的热量 , 求力F作用在A上的时间。
  • 1. (2024高三下·鹰潭模拟)  如图所示一沟槽截面ABCD为正方形,现从A点以45°发射角发射小球(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击中C点和击中D点的发射初速度之比为(  )

    A . 1∶2 B . C . D .
  • 1. (2024高三下·南昌模拟)  如图,汽车定速巡航(即速率不变)通过路面abcdt1时刻经过bt2时刻经过ct3时刻经过d。若汽车行驶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大小不变,则该过程汽车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三下·南昌模拟)  一列周期为、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P、Q、M为波上三个质点,已知该时刻质点P、Q坐标分别为 , 质点Q正沿y轴负方向振动,则(  )

    A . 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 . 从图示时刻起质点P经过回到平衡位置 C . 该波的波速为5m/s D . 从图示时刻起质点M的振动方程为
  • 1. (2024高三下·南昌模拟)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固定一倾角的斜面,斜面的长度 , 质量为的足够长的木板左端与斜面底端平滑连接(木板与斜面不粘连)。一个质量为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 接着立即以该速度大小沿水平方向滑上长木板。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g取。求:

    1. (1) 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以及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斜面对滑块支持力的冲量;
    2. (2) 滑块与木板最终达到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以及滑块相对于长木板滑动的距离x。
  • 1. (2024高三下·南昌模拟)  俄乌冲突中,无人机被广泛用来投放炸弹.如图所示,有三架无人机静止在空中,离地面的高度之比 . 若同时由静止释放炸弹a、b、c,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c下落时间之比为 B . a、b、c落地前瞬间速度大小之比为 C . a与b落地的时间差等于b与c落地的时间差 D . a与b落地的时间差小于b与c落地的时间差
  • 1. (2024高三下·南昌模拟)  物块中间用一根轻质弹簧相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 如图甲所示。开始时两物块均静止,弹簧处于原长,时对物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时撤去,在内两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整个运动过程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内物块与物块的距离一直在减小 B . 物块的质量为 C . 撤去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 D . 不撤去,则后两物块将一起做匀加速运动
  • 1. (2024高三下·南昌模拟)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B通过轻绳连接,A穿在固定的竖直光滑杆上,B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 , 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的挡板上,另一端连接物体B。初始时,A位于N点,轻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轻绳绷直(ON段水平)。现将A由静止释放,当A运动到M点时的速度为v。设P为A运动的最低点,B运动过程中不会碰到轻质滑轮,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 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从N点运动到M点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A做的功为 B . A从N点运动到M点的过程中,A减少的机械能等于B增加的机械能 C . A运动到M点时,B的速度为 D . A运动到M点时,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为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