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九上·惠阳期中) 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测力计所示可知拉力大小为N;

    (2)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①比较第1、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②第3次实验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重力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大小有关;

    次数

    有用功/J

    拉力

    测力计距离

    总功/J

    机械效率

    1

    0.2

    0.9

    0.3

    0.27

    74.1%

    2

    0.4

    1.6

    0.3

    0.48

    83.3%

    3

    0.4

    1.1

    0.5

    0.55


    (3)如果在物体静止时读出测力计拉力F的大小,则测得的拉力F偏小,是因为没有考虑的影响,则机械效率会(填“偏大”或“偏小”)。

  • 1. (2024九上·石碣期末) 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两次实验装置,以及得到的对应数据如表。 

    次数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测力计
    拉力F/N
    测力计移动
    距离s/m
    机械
    效率η
    120.10.90.374.1%
    240.11.60.3 

    实验中要沿竖直方向,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 (百分数保留到0.1);比较两次实验可得: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填“高”或“低”)

  • 1. (2023九上·泰州期末) 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不计绳重及摩擦,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序号
    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
    h/cm
    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cm
    1.020.000.740.00
    2.020.001.240.00
    3.020.001.740.00
    1. (1) 实验时,用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2. (2) 第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3. (3) 第次实验时,若钩码静止,拉力的大小会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 (4) 第次实验时,若钩码上升的速度为 , 则拉力的功率为
    5. (5)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求得动滑轮重为
    6. (6) 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 (2023九上·定远月考) 小红在“测滑轮组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序

    钩码重力

    钩码上升高度

    绳端拉力

    绳端移动距离

    效率

        

        

        

        

        

        

        

        

        

        

        

        

        

        

        

        

        

        

        

        

        

        

        

        

    1. (1) 实验中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小华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2. (2) 表格中,两处的数据应该是 和 。
    3. (3) 通过比较 填实验次序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
    4. (4) 有的同学认为,要测量绕法确定的滑轮组的效率,钩码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距离 填“可以不测量”或“一定要测量”
    5. (5)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可以提高效率的是____ 。
  • 1. (2023九上·无锡月考) 小聪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表:

    次数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74.1

    2

    6

    0.1

    2.4

    0.3

    3

    4

    0.1

    1.4

    0.5

    57.1

    4

    4

    0.2

    1.4

    1.0

    57.1

    1. (1) 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大小时,应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状态进行读数(选填“缓慢拉动”或“静止”)。
    2. (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和第次实验是按丙图装置测机械效率的,分析以上两组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3. (3) 请你帮助小聪计算出第2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保留1位小数),在第2次实验中,拉力F所做的额外功为J。
    4. (4) 根据实验数据推测,使用图丙滑轮组将重6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___(只填序号)。
  • 1. (2023九上·铜山月考) 如图所示,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若物体重6N

    1. (1) 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若物体上升高度为0.5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 (3) 若仅增加物体的重力(不计摩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4. (4) 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则动滑轮的重力为N.
  • 1. (2023九上·东莞期中) 小明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实验中要用到的器材包括:铁架台、滑轮组、绳子、钩码、

    (2)在实验中要测量拉力F时,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提着滑轮组沿方向匀速上升。

    (3)根据图示的实验过程可知:拉力的大小F为N,钩码上升的高度h为c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实验中减少一个测量器材也能完成实验,此测量器材是,此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

  • 1. (2023九上·东莞期中) 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重量

    钩码上升高度

    绳端拉力

    绳端移动距离

    机械效率

    1

    4

    0.1

    2.7

    0.2

    2

    4

    0.1

    1.8

    0.3

    3

    8

    0.1

    3.1

    0.3

    4

    8

    0.1

    2.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红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她没有考虑到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用丁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第4组实验机械效率是

    (4)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5)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 1. (2023九上·凤山期末) 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

    (1)小宇同学用同一滑轮组测得如表的两组数据,表中η2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拉力F/N

    钩码上升高度h/m

    弹簧测力计提升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0

    0.7

    0.06

    0.30

    57%

    2

    3.0

    0.8

    0.12

    0.60

    η2

    (2)从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同一个滑轮组所挂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越。(选填“高”或“低”)

  • 1. (2023八下·南岗月考)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每个滑轮重相同。

    1. (1)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原理是 
    2. (2) 小明正确操作并收集到如图a、b、c所示三个滑轮组的实验证据如下表所示:

      滑轮组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a

      2

      0.1

      1.0

      0.3

      b

      3

      0.1

      1.2

      0.3

      C

      3

      0.1

      0.8

       

      ①使用滑轮组提升钩码的过程中,应该 拉动弹簧测力计;

      ②在收集c组实验数据时忘记收集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请你根据已有知识补充完整sCm;

      ③根据a、b两组数据可得:同一滑轮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根据b、c两组数据可得:当滑轮组提升的物重相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