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娄底月考) 如图所示,小雪用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实验装置来观察并研究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B . 乙图中大气压变小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C . 把乙装置从高山脚下拿到高山顶上,玻璃管内外液面高度差变大 D . 乙装置更能准确地测量出大气压的值
  • 1. (2024九下·成都模拟) 如图所示,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如图,吸盘挂钩的吸盘吸紧墙,利用了大气压 B . 如图,运载重物的卡车通常装有较多轮子是为了增大压强 C . 如图,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D . 如图,在同一地点做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稍倾斜一些时,水银柱的高度变高
  • 1. (2024八下·广安期中)  如图是测定大气压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不会从上面喷出 B . 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C . 如果管中进了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 D . 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高度将变大
  • 1. (2024八下·阳谷期中) 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下列说法中:①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②若将玻璃管稍微倾斜,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③若换用更粗的玻璃管,则管内的液面会下降;④若换用密度比水银小的液体做实验,则大气压能支持液柱的高度会变大(   )

    A . 只有①④正确 B . 只有②③正确 C . 只有②④正确 D . 只有①③正确
  • 1. (2024八下·天桥期中) 历史上通过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的科学家是(  )
    A . 帕斯卡 B . 阿基米德 C . 奥托·格里克 D . 托里拆利
  • 1. (2024八下·榕江期中) 小明想估测当地的大气压,他利用吸盘和电子弹簧测力计来估测大气压的值电子弹簧测力计可以直接显示拉力大小 , 测量过程如下:

    1. (1) 将蘸水的吸盘用力压在光滑墙面上,是为了排尽吸盘内的
    2. (2) 如图所示,将吸盘紧贴在墙面后,将测力计挂钩与吸盘挂钩挂在一起,沿水平方向选填“加速”或“缓慢”拉动测力计,直至吸盘刚离开墙面,记录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3. (3) 多次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数据,据此可知吸盘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 , 测出吸盘与墙面接触的面积约为 , 则大气压的值约为

      实验次数

          

          

          

      测力计示数

          

          

          

    4. (4) 由于吸盘内的空气无法完全排出,则所测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大气压偏选填“大”或“小”
  • 1. (2024八下·贵阳期中) 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那么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若测出的大气压强约为1.0×105 Pa,一只手掌的面积大约为0.01 m2 , 则手掌承受的大气压力是N。

  • 1. (2024八下·江门期中)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的存在 .最早测出大气压大小的著名实验是实验,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mm水银柱.
  • 1. (2024九下·长沙模拟) 对下列四幅图片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甲,木块能漂浮在水面上是由于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B . 图乙,将自制气压计从山顶带到山脚的过程中,吸管内水柱会下降 C . 图丙,飞机机翼设计成流线型,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获得浮力来升空 D . 图丁,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管封闭端内混入了空气,大气压的测量值会偏小
  • 1. (2024八下·成都期中) 如图是小明利用V=2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估测大气压值的情况。

    (1)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的长度L为10cm,即可算出活塞横截面积为cm2

    (2)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再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N,据此可测得大气压值p=Pa;

    (3)若实验中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较大,则测得的大气压值(选“偏大”、“偏小”或“不变”)。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