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南城期中)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

    1. (1) 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其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观察小车在 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2) 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
    3. (3) 小车达到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 ,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填“快”或“慢”);
    4. (4) 推理:若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 ;
    5. (5) 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在我们已学的物理知识中,也有用到这种“实验+推理”的研究方法,如 (列举一例)。
  • 1. (2024八下·深圳期中)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 (1) 让同一 小车从斜面的同一 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 度  。物理学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2. (2) 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在  (选填“毛巾/棉布/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长,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慢”)。
    3. (3) 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运动的物体突然不受任何 阻力的作用,它将保持  ,说明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不需 要”)力来维持。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 一 定律,该定律  (填字母)。

      A. 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 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 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 1. (2024八下·深圳期中)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 .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需要力来维持 C .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受到的力就越大 D . 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
  • 1. (2023八下·衡水月考)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 (1) 两次实验中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2. (2) 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 (3) 两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4. (4) 拓展设问

      若分别让小车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滑下,请你推理:当小车滑到水平面上不受阻力作用时,其最终速度(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5. (5) 若实验中小车会从较光滑的水平木板右端掉落,为了避免此现象,请你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 . 
  • 1. (2024八下·邢台月考) 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等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 (1) 实验中要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
    2. (2) 实验中通过比较来比较小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对比实验中的三种情况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
    3. (3)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 1. (2024八下·献县月考) 学习互助小组的几名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精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本实验对斜面的要求是____。
    2. (2) 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在本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除了阻力外,还有,因此在本实验中需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3. (3) 从甲、乙、丙三次实验现象可知,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小。
    4. (4) 通过多次实验,并进一步推测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5. (5) 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了解到的知识,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 1. (2024八下·江门期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行时,受到空气阻力;人在水中游泳、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水的阻力;百米赛跑时,奔跑得越快,我们感到风的阻力越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当阻力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

    某研究小组做了“空气对球形物体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测量数据见下表。(g取10N/kg)

    (1)下列实验,可以验证“流体阻力大小与横截面积有关”;

    A.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B.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

    C.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1号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最大时的速度为 m/s,此时空气阻力为 N,依据原理;

    (3)半径相同的小球,质量(大/小)的收尾速度大;

    (4)对于3号小球,当速度为20m/s时,空气阻力(大于/等于/小于)重力;

    (5)轿车的外形常做成,目的是;在座位的靠背上安装“头枕”可防轿车被(前面/后面)的车撞击时对乘者的伤害;

    (6)为提高游泳成绩,请从泳姿或泳装方面,给运动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1. (2024八下·无锡期中) 如图所示,是小玲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 (1) 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这种实验方法叫法。
    2. (2) 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来实现的。
    3. (3) 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
    4. (4) 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5. (5)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不变的性质。
  • 1. (2024·扬州模拟) 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以相同初速度冲上斜坡后运动的最大距离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和小华思考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斜坡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二: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他们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角度(可改变)倾斜固定,并找来质量不同的小木块若干、较光滑的斜面M(物块在斜面M上滑动时可忽略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和轻弹簧P等实验器材进行探究。

    1. (1) 他们上网查找得知:初速度相同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在路面滑行时,路面越粗糙,汽车滑行距离越短。由此他们思考认为猜想一是(正确/错误)的。
    2. (2) 为了验证猜想二,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一起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时将质量不同的小木块从斜面M的(相同/不同)高度自由滑下,就可以使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通过比较木块冲上长木板的最大距离就可以验证猜想二。

      小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认为只要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分别将同一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后自由释放,也可以验证猜想二。老师告诉小华这一设计方案是不可行的,理由是

    3. (3) 他们保持长木板的粗糙程度和木块的初速度相同,分别改变木块的质量m和长木板的倾角 , 测得木块冲上长木板后运动的最大距离x , 实验数据记录。

      m/kg

      1.2

      1.0

      0.5

      0.3

      /度

      10

      20

      30

      30

      40

      50

      45

      50

      55

      55

      60

      65

      x/m

      1.76

      1.57

      1.45

      1.45

      1.38

      1.37

      1.37

      1.36

      1.37

      1.37

      1.39

      1.42

      分析数据可知:最大距离x与质量m(有关/无关);

  • 1. (2024八下·江阴期中)  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 (1) 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
    2. (2) 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平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速度减小得越
    3. (3) 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运动.
    4. (4) 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