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达州)  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②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③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步骤和数据如图所示( , g取10N/kg)

    1. (1) 根据实验数据,小聪计算出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
    2. (2) 为了验证猜想①,分析A与C、D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选填“有”或“无”)关。
    3. (3) 为了验证猜想②,分析A与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 (4) 小聪为了验证猜想③,分析A与B、E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你认为这样操作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5. (5) 细心的小红利用实验数据还计算出步骤E中所用盐水的密度是
  • 1. (2024·达州)  如图所示,轻质木杆AB的O点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并保持水平,已知AB是OB长度的4倍,AO是AC长度的3倍。在杆的B点用细线竖直悬挂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甲,该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O点左侧悬挂一可自由移动的质量为2kg的物块乙。当乙悬挂在A点时,甲恰好对地面无压力,则甲的重力为N;当乙悬挂在C点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a。(g取10N/kg)

  • 1. (2024·达州)  如图所示,一重为20N的正方体木块静止在盛水的薄壁柱形容器中,已知容器底面积 , 则木块下底面受到水的压力为N,木块放入容器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Pa。

  • 1. (2024·达州)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体育课上进行竖直爬杆训练,双脚离地静止时,手握得越紧,小明与杆之间的摩擦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匀速上爬过程中小明受到竖直的摩擦力(选填“向上”或“向下”);匀速下滑时小明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 (2024·达州)  如图所示,是加油机为歼击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歼击机相对加油机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由于飞机与空气发生而带上了大量的电荷,加油时有起火的风险,所以机体上装有尖端放电器。降落时,关闭发动机后,歼击机由于具有,依然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 1. (2024·达州)  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甲图是长度测量,被测物的长度为cm。乙图是质量测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为g。

  • 1. (2024·达州)  如图甲所示,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实心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忽略物体带出的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然后将体积为2000的实心物体B用细线和A连接在一起,如图丙所示放入水中,A、B刚好悬浮。细线的重力和体积忽略不计, , 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10N B . A的底面积为50 C . B的重力为20N D . B的密度为
  • 1. (2024·达州)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 A、B均为正方体,边长分别为20cm、10cm。在拉力的作用下,5s内,物体A、B一起向右匀速直线移动了3m。若不计滑轮和绳自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与B之间的摩擦力为0 B . A对地面的压强为2500Pa C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1.2m/s D .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30W
  • 1. (2024·达州)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相同电子秤,上面分别放有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静止时,A球沉底、B球漂浮,此时液体深度 ,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密度 B . 两小球受到的浮力 C . 两电子秤示数相等 D . 将A、B两个小球取出后(忽略带出的液体),左侧电子秤示数变化较大
  • 1. (2024·达州)  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端午节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下列关于龙舟比赛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比赛开始前,龙舟静止在水面上,处于平衡状态 B . 比赛过程中,使龙舟前进的动力是桨对人的作用力 C . 比赛过程中,左右相邻两龙舟之间的水,流速变大压强变大 D . 到达终点时,运动员停止划桨,龙舟的运动状态将不再发生改变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