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上·台州期末)  Ⅰ.某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

    1. (1) 如图为实验操作过程中记录的画面,请指出该小组操作过程存在的两处错误:

    2. (2) 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或思考可行的是

      A.同一次实验,不允许结点的位置变动

      B.确定力的方向时,可以用铅笔沿着细绳画线

      C.若只有一个弹簧秤也能完成探究

      D.可以用细绳代替橡皮筋

      Ⅱ.如图所示,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等间距的悬挂五根完全相同的弹簧,依次在弹簧下端悬挂1、2、3、4、5个钩码,发现弹簧末端近似在一条倾斜直线上.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B.倾斜直线越陡表示该弹簧抗拒形变的“本领”越小

      C.换一组更“硬”的弹簧,直线的倾斜程度更平缓

      D.按照上述规律不断增加弹簧和钩码,各弹簧末端一定都在此倾斜直线附近

  • 1. (2024高一上·丽水期末)  关于下列实验相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实验中同一组实验两次拉橡皮筋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不同 B . 图乙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C . 图丙实验中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D . 图丁实验中释放重锤前应用手拖住重物
  • 1. (2023高一上·杭州期末)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
    1. (1) 下列器材中要用到的是____
    2. (2) 某次用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弹簧秤示数为N;

    3. (3)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名同学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若按实验中要求的符号表示各个力,则可判定其中(填“甲”或“乙)实验结果是尊重实验事实的。
    1. (1) 如图是某同学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的操作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无需调零
      B.图中左侧细绳套太短
      C.标记细绳方向的两个点要适当远一些
      D.用图中一个测力计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时可能会超出量程

    2. (2) 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3. (3)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频闪摄影来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他通过击打弹簧片使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球自由落下,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频闪照片,分析该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可判断球沿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B.仅可判断球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可判断球沿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借助刻度尺仅在照片上测量小球的位置即可求出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

  • 1. (2024高三上·桐乡市期末)  以下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每次增加的钩码数量必须相等 B .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斜槽末端要保持水平 C . “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应快速压缩活塞,以防止漏气 D .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测量时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可以存在摩擦
  • 1. (2024高一上·萧山期末)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如图1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轻质小圆环,橡皮条原长为GE,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

    1. (1) 实验过程中,小王将弹簧测力计向上拉测量拉力大小,而非将橡皮条挂在上方,向下拉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
    2. (2)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具体操作指的是____(填正确选项前字母)。
    3. (3) 小黄则是在水平桌面上做实验(如图2),通过实验小黄确定了F1、F1、F的方向,并记录三个力的大小,其中测量F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4,读数为N。
    4. (4) 小黄绘制结果如图5,F与两力中其中(填“F”或“”)为合力的实际值。

    5. (5) 若将细绳改用橡皮筋来拉弹簧测力计,这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影响。
  • 1. (2024高一上·钱塘期末)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细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 (1) 某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当遵循的是____(多选)
    2. (2) 本实验中运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是____
    3. (3) 用M、N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筋的结点,使其到达O点,此时然后保持N的示数不变,而使角减小,为保持结点位置不变,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

  • 1. (2024高一下·饶平开学考) 某实验小组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为橡皮条,为细绳。用两只弹簧秤分别拉将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拉到点。本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A.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短一些

    B.两个细绳间的夹角越小越好

    C.两个弹簧秤的示数要适当大些

    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方案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挂于固定点 , 下端用细线挂一重力为的重物 , 弹簧测力计的一端用细线系于点,手持另一端水平向左拉,使结点静止在某位置,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点位置和细线方向,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约为

    方案三: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 , 将绳子打一个结点 , 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钩码不会碰到滑轮,改变钩码个数,实验不能完成的是

    A.钩码的个数

    B.钩码的个数

    C.钩码的个数

    D.钩码的个数

  • 1. (2024高一下·雷州开学考)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如图甲,其中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1) 图甲中,右侧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2. (2) 下列的实验操作,正确的一项是____;
    3. (3)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填“”或“一定沿方向。
  • 1. (2023高三上·湖南期末)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木板上贴着白纸竖直固定放置,定滑轮固定在木板上,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一端吊着重物,另一端与另两段带有绳套的细绳连接成一个结点,弹簧测力计a、b通过绳套拉细绳。实验时保持绕过定滑轮的细绳竖直。

    1. (1) 实验前,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重物的重力,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重物的重力为N。
    2. (2) 对于实验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3. (3) 按正确的操作进行实验,并将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图示作出(如图丙所示),方格每边的长度表示1.0N,O是绳的结点的位置。理论上合力F的大小为N(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实验结果表明,合力的理论值和真实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
    4. (4) 如果开始两弹簧测力计的夹角小于90°,保持弹簧测力计a的方向以及绳的结点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b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则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____。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