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南昌月考) 阿伏加德罗常数把宏观物理量和分子的微观物理量联系起来了,是一个重要的常数量。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估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 . 气体的摩尔体积和分子体积 B . 物体的质量和分子质量 C . 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分子体积、分子密度 D . 物体的质量、密度和分子的体积
  • 1. (2024高二下·聊城月考) 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大气被“吸”向地球,因而产生了压力,大气压强与液体产生的压强类似,测得地球表面大气压强为 , 大气层的厚度为h , 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远小于地球的半径R ,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球表面空气的总体积约为 B . 空气分子的平均密度为 C . 空气分子的总数为 D . 空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
  • 1. (2024高二下·涟源月考)  铁的密度、摩尔质量 ,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将铁原子视为球体,试估算(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 (1) 10g铁含有铁原子数;
    2. (2) 铁原子的直径大小。
  • 1. (2024高二下·涟源月考)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 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中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 . 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D . 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V,再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 , 就可以求出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
  • 1. (2024高二下·上海市月考) 晶须是一种发展中的高强度材料,它是一些非常细的完整的丝状(横截面为圆形)晶体。现有一根铁(Fe)晶,直径为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试求刚要拉断时原子间的作用力 。(已知铁的密度 ,铁的摩尔质量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忽略铁分子间的空隙)。

  • 1. (2024高二下·河北月考)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热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ρ(kg/m3),摩尔质量为M(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则该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可以表示为 B . 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C .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是内能 D .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1. (2024高二下·云南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温度降低,内部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都减小 B . 在两个分子相互远离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C . 一定质量0℃的冰,变为0℃的水,其内能增大 D . 1摩尔气体的体积为V ,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为
  • 1. (2024高三下·衡水模拟)  汽车中的安全气囊能有效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发生交通事故时,强烈的碰撞使三氮化钠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而快速充入气囊.充入氮气后的瞬间安全气囊的容积为70L,温度为300K,压强为 , 囊内氮气的密度;随后,驾乘人员因惯性挤压安全气囊,气囊的可变排气孔开始泄气,当内部气体体积变为50L、温度降为280K、压强变为时,不再排气,将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

    1. (1) 充气后瞬间,气囊内含有的氮气分子个数;(已知氮气的摩尔质量 , 阿伏加德罗常数
    2. (2) 驾乘人员挤压安全气囊过程中,排出去的气体质量占原来囊内气体总质量的百分比(此问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三下·河北模拟)  汽车中的安全气囊能有效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发生交通事故时,强烈的碰撞使三氮化钠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而快速充入气囊.充入氮气后的瞬间安全气囊的容积为70L,温度为300K,压强为 , 囊内氮气的密度;随后,驾乘人员因惯性挤压安全气囊,气囊的可变排气孔开始泄气,当内部气体体积变为50L、温度降为280K、压强变为时,不再排气,将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

    1. (1) 充气后瞬间,气囊内含有的氮气分子个数;(已知氮气的摩尔质量 , 阿伏加德罗常数
    2. (2) 驾乘人员挤压安全气囊过程中,排出去的气体质量占原来囊内气体总质量的百分比(此问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把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画出如图所示的油膜形状。已知该溶液浓度为 , n滴溶液的体积为V,油膜面积为S,则(  )

      

    A . 油酸分子直径为 B . 实验中,应先滴溶液后撒爽身粉 C . n滴该溶液所含纯油酸分子数为 D . 计算油膜面积时,将不足一格都当作一格计入面积,将导致所测分子直径偏大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