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社会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吴兴期末) “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敌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元舰管带林永升率部英勇奋战,最终与舰同沉。”与此相关的史事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中法战争 D . 甲午中日战争
  • 1. (2024八上·绍兴月考)  近代前期,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
    A . 国力的大小决定战争的胜负 B . 武器装备先进与否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C . 人口的多少影响战争的结局 D . 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 1. (2024·绍兴模拟)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以下内容能证明该说法的是( )

    选项

    事件

    结论

    《南京条约》签订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

    《双十协定》签订

    为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 (2024八上·拱墅期末) 曾在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服务的美国人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它(鸦片战争)不过是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马士 (   )
    A . 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 . 是站在清朝统治者立场上来认识这场战争 C . 从根本上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根源 D . 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和鸦片贸易的罪恶性
  • 1. (2024八上·拱墅期末) 近代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下列条约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        
    ④赔款2100万银元

    A . ④②①③ B . ④②③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③①④
  • 1. (2024八上·拱墅期末)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培育历史学科思维的重要途径。下列存在这种联系的是( )

    ①鸦片战争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变化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③甲午战争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签订《马关条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八上·拱墅期末)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 .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 . 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 .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 .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 1. (2024九上·浙江期末) 饮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饮食与料理嬗变表

    时间

    历史时期

    重要事件

    约前12000-592年

    先史时代

    稻作技术传入日本

    592-1185年

    古代

    1185-1568年

    中世

    日本料理格局初步诞生

    1568-1868年

    近世

    1868年至今

    近现代

    材料二 (欧美人和日本人在体格上有明显差异)其原因的大部分乃在于日本人和欧美人食物的差异。欧美人食用人类最重要的滋养品——禽兽之肉,而日本人则吃滋养不足的草实菜根,不喜好肉类。

    ——[日]福泽谕吉《应该吃肉》

    材料三 天妇罗作为日本料理的代表,在日本关东地区的制作方式大多是由鱼、虾、蔬菜等食物襄西浆下锅油炸;而关西地区的天妇罗则多以鱼肉磨成鱼浆后再下锅油炸。后来,这种关西的料理方式又传到了中国台湾地区,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吃—“甜不辣”。

    ——摘编自冯纬《日本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现象填入上表相应位置(填字母)。
      A.茶叶、豆腐等食物生产制作技术传入日本
      B.天皇亲自率先试食牛肉,并解除肉食禁令
      C.天妇罗(一种油炸食品)由葡萄牙人传入日本

    2. (2) 推测材料二福泽谕吉所撰《应当吃肉》发表于材料一表格中哪一“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简述你对6世纪以来日本饮食与料理的嬗变过程的看法。
  • 1. (2024八上·杭州月考) 城市是有记忆的,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是一部史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百年沧桑的北京】

    图一:1860年10月18日联军闯入北京犯下的罪行(第一次沦陷)

    图二: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第二次沦陷)

    图三:1937年7月29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第三次沦陷)

    材料二:【充满故事的南京】

     

    《大总统誓词》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摘自中国同盟会老会员、辛亥革命参加者林伯渠口述史

    材料三:【风云变幻的上海】

    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的召开地点都是在上海。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材料:【朝气蓬勃的青岛】

    青岛是历史文化名城、著名旅游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建于1997年的“五四广场”,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图一中的“联军”犯下的罪行是什么?图二中“联军”侵华产生的重大影响有哪些?图三中的“侵略军”占领北平前制造了什么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说说它为何值得中国人民永远铭记?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图中历史事件的标志意义;谈谈你对“它……是报春的惊雷”的理解。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五月的风”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承载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 1. (2024八上·杭州月考) 阅读下图,导致清朝3种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京条约》的签订 B .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 《南京条约》的签订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