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
  • 1. 城市是有记忆的,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是一部史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百年沧桑的北京】

    图一:1860年10月18日联军闯入北京犯下的罪行(第一次沦陷)

    图二: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第二次沦陷)

    图三:1937年7月29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第三次沦陷)

    材料二:【充满故事的南京】

     

    《大总统誓词》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摘自中国同盟会老会员、辛亥革命参加者林伯渠口述史

    材料三:【风云变幻的上海】

    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的召开地点都是在上海。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材料:【朝气蓬勃的青岛】

    青岛是历史文化名城、著名旅游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建于1997年的“五四广场”,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图一中的“联军”犯下的罪行是什么?图二中“联军”侵华产生的重大影响有哪些?图三中的“侵略军”占领北平前制造了什么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说说它为何值得中国人民永远铭记?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图中历史事件的标志意义;谈谈你对“它……是报春的惊雷”的理解。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五月的风”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承载了怎样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