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丽水模拟) (12分)某学习小组围绕“文物命运折射国家兴衰”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阅读收集到的资料,回答问题。
    1. (1) 资料:文物劫掠

      1860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据统计,被掠和破毁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

      1900年瓦德西给德皇的报告: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左侧资料反映哪些历史事件?

    2. (2) 资料:文物迁徙

      故宫文物迁徙图

      注:1936年,南京建成朝天宫文物保存库

      任选两条路线,结合左图分析故宫文物迁徙的原因?

    3. (3) 资料:文物回归

      2023年10月,“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展在正觉寺举行,许多群众见证了这场等待了163年的重逢,同样在正觉寺同公众见面的还有重归故土的圆明园7根石柱。

      近年来,中国与20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议,建立合作机制,主导制定反映文物流失国诉求的《敦煌宣言》,坚持呼吁历史流失文物应回归原属国,为完善文物返还国际秩序贡献中国方案。

      综合资料,围绕学习主题,撰写一篇小短文。(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 1. (2024八上·温州期末) 图是20世纪40年代《东北画报》发表的一幅漫画。该作品发表的背景是( )

    图 《打到关里去,活捉蒋介石》

    A . 辽沈战役的胜利 B . 淮海战役的胜利 C . 平津战役的胜利 D . 渡江战役的胜利.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报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 毛泽东先生来了! 中国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1946年10月10日,一位著名民主人士见报纸上登载如下: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和平已经死了。”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宣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三: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向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发表谈话,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1. (1) 结合史实,说明“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和平已经死了”的理解。
    2. (2)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哪一场战役?“天翻地覆慨而慷”是指什么?
    3. (3)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结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证明“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 1. 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粉碎敌人进攻(转战陕北)→转入战略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进行战略决战(三大战役)→退翻反动统治(渡江战役)

     

    A .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 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进程 C .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 1. “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借助网络技术优势,帮助更多烈士“回家”。 根据右侧资料,可推断该烈士牺牲于( )
    烈士信息
    姓名:李慧民
    籍贯:河南省内黄县
    牺牲时间:1949年1月
    所在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一七师三五0团参谋长
    A . 淞沪会战 B . 百团大战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下列革命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③①④② B . ③④①② C . ④①③② D . ④②③①
  • 1. (2022八上·长兴期末) 以下关于解放战争中重大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

    序号

    战役名称

    取得战果

    孟良崮战役

    打退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强渡黄河天险,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辽沈战役

    攻占辽宁、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平津战役

    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2八上·宁波期末) 光辉的历程,伟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复兴的奋斗凯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选择,探索新路】

    材料一:严重的挫折使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苏俄式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毛泽东等人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思想领航,凝聚力量】

    材料二:下列图片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统一了党的思想,凝聚了力量,引领了中国人民前行的正确方向。

    【秉持大义,担负重任】

    材料三: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摘自《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材料四: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

    1. (1) 材料一中提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它的提出直接跟哪次起义的受挫有关?
    2. (2) 材料二中图1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什么?图2遵义会议为什么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图3中共七大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列举一个中共抗战的例子。
    4. (4) 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战役分别是哪些?
  • 1. (2022八上·宁波期末)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淮海战役         ②转战陕北          ③解放南京       ④挺进大别山

    A . ④①③② B . ②④①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④②③①
  • 1. (2022八上·宁波期末) 淮海战役中,承担运输等任务的民工有543万人,他们提供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口76.7万头,船只8500艘。这段描述反映淮海战役胜利的条件是(    )
    A . 解放军的英勇奋战 B . 解放军作战指挥正确 C . 人民群众积极支持 D . 国民党军队装备落后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