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四下·雷州期中) 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 (1) 这首词中描写江南景色的句子是
    2. (2) 我听到了用吴音相互交谈的声音,看到了在溪东锄豆、中儿织鸡笼、和剥莲蓬的情景。
    3. (3)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卧”字用得好吗?为什么?
    5. (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①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②梁州。关河③梦断④何处?尘暗旧貂裘⑤。

    胡⑥未灭,鬓⑦先秋⑧,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⑨,身老沧洲⑩。

    [注释]①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②戍:守边。③关河:关

    塞、关防。④梦断:梦醒。⑤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暗淡。⑥胡:此处指金国入侵者。⑦鬓:鬓发。⑧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⑨天山: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⑩沧洲:这里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1. (1) 下列对“关河梦断何处”理解正确的是( )。
    2. (2)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意思是,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
    3. (3)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退居山阴以后抒写情怀的名篇。写这首词时,作者年事已高,但他仍记挂着边疆的安危,从“”可以看出来。
    4. (4)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时应该用(A.苍凉悲壮B.慷慨激昂)的语气。
    5. (5) 请写出两句有关爱国的古诗词。
  • 1.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 (1) 解释字词。

      浸:

      萧萧:

      休:

    2. (2) 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词的上阕展现的画面。
    3. (3) 画横线的句子表面上的意思是( ),更深层的意思是( )。

      A.谁说人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B.谁说人不能保持年轻乐观的心态?

    4. (4) “白发”的意思是,“唱黄鸡”的意思是。“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意思是
    5. (5) 下列对苏轼《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 (2024六下·宁海月考)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向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 (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是代词人。其中“卜算子”是
    2. (2)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浙东:

      才始送春归:

    3. (3) 文中划横线的两句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把山比作。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
      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意。  C.作者内心的明朗欢喜。   D.作者内心的郁闷愁苦。
    4. (4)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词,请你写出课内外积累的两句送别诗。
  • 1. (2024六上·石景山期末)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境优美,十分值得积累。
    1. (1) 抓关键景物,边想边默写。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星天外,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2. (2) 下面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 1. (2024五上·怀化期末)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鹏,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 (1) 下列诗句与本曲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2. (2) 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你分析一下两组景物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 1. 诗歌鉴赏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词的上阕写了季的三个画面:兰芽浸溪、、暮雨子规,又以子规啼来衬托山林的。表现作者乐观向上、自强不息,不为时光流逝而叹息的句子是

  • 1. 《清平乐》这首词,写的是____时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惜春之情。

    (    )

    A . 初夏 B . 初春 C . 夏末 D . 春末
  • 1. 《清平乐》这首词,全文寻春的线索是什么? (    )
    A . 请人唤春——询问黄鹂——自行寻春 B . 请人唤春——自行寻春——询问黄鹂 C . 自行寻春——询问黄鹂——请人唤春 D . 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
  • 1. 课外阅读。

    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②,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①溢:满出。暗寓月色如水之意。②清寒;清朗而有寒意。

    1. (1) 解释词语。

      ①银汉:

      ②玉盘:

    2. (2)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3) 翻译句子。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 (4) 默写一首你知道的描写中秋的古诗。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