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五下·武江期中) 非连续性文本

    微信时代

    微信是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因此微信不存在距离限制,即使是国外的好友,也可以使用微信对讲。

    1. (1) 微信是一款具有快速发送、、网络传送、的手机聊天软件。
    2. (2) 星期五,小方生病了,妈妈想通过微信预约挂号。从上图手机上的信息可知,小方得的是,他要挂的科室是,给他看病的医生是,他最早能在看病。
  • 1. (2024三下·英德期中) 阅读。

    目录

    前言…………3

    画蛇添足……5

    刻舟求剑……7

    自相矛盾……8

    简介

    以公元前6世纪以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名义流传的古希腊寓言集。本书收录寓言故事300多则,书中讲述的故事简短精练,情节生动,蕴含哲理,深受人们喜爱。

    1. (1) 上图分别是图书( )的目录和图书( )的简介。(填序号)

      A.《伊索寓言》        B.《中国古代寓言》

    2. (2) 下列寓言故事,最有可能出现在展示了“目录”那本书里面的有( ),可能出现在展示了“简介”那本书中的有( )。(多选)

      A.《狼和小羊》        B.《黔驴技穷》        C.《农夫与蛇》        D.《杯弓蛇影》

  • 1. (2024五下·铁西期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民间艺术。一千多年来,劳动人民用双手剪出了丰富多彩的图案,剪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剪纸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独特的视觉形象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记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剪纸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常见的剪纸分类:

    分类标准

    剪纸分类

    制作手法

    单层剪纸、双层剪纸、空心剪纸、贴画剪纸等

    地区风格

    北方剪纸、南方剪纸、西北剪纸、四川剪纸、潮汕剪纸等

    题材内容

    人物剪纸、动物剪纸、花鸟剪纸、神话传说剪纸、节庆剪纸等

    [材料三]目前,民间剪纸同传统非遗中的诸多项目一样,正遭遇着日渐失传的困境。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审美观念也在更新。另一方面,环境变迁让民间传统工艺逐渐被瓦解,尤其是剪纸工艺,学习周期长,工艺复杂,回报很少,没有多少人愿意继承。因此,对民间剪纸的保护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1. (1) 这三则材料都与有关,[材料一]写的是,[材料二]写的是,[材料三]写的是
    2. (2)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①中国剪纸,现已入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②北方和南方的剪纸艺术,会呈现出不同的地区风格。

      ③聪聪想撰写一份关于剪纸的研究报告,[材料二]应放在报告的研究结论部分。

      ④剪纸学习周期长,工艺复杂,导致传统剪纸手工艺已经失传。

    3. (3) 《非遗里的中国》将为中国剪纸制作一期特别节目,请结合材料写一句宣传语。
  • 1. (2024四下·瑞安期中) 《白鹅》《白公鹅》对比阅读

    【材料一】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① )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丰子恺《白鹅》

    【材料二】

    ①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②它走起路来(② ),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③ )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儿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叶·诺索夫《白公鹅》

    1. (1)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A.大模大样   B.不慌不忙   C.慢条斯理
    2. (2) 【材料一】中丰子恺运用鸭的和鹅的进行对比,【材料二】中叶·诺索夫着重描写鹅的走路拿腔拿调,都写出了鹅的性格特点。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比喻句把鹅的步调比作,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4) 下列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5. (5) 两则材料在表达上有不少相似之处,请选出错误的选项( )
  • 1. (2024六下·黄陂期中) 阅读下面图片及文字材料,完成题目。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1. (1) 结合所示信息,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植树节从一开始就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设立的。

      ②中国设立中国植树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

      ③植树节节徽上的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

    2. (2) 2024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义务植树节。植树添绿扮靓我们的家园与校园,很多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在全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植树护绿活动。请你向参与活动的同学说几句鼓励的话。
  • 1. (2024五下·曲江期中) 非连续性文本。

    五(1)班开展四大名著读书活动,以下是王明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①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②他用的是青龙偃月刀,骑的是赤兔马,神勇无比。

    ③他手举如意金箍棒,大战红孩儿,三打白骨精,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1. (1) 三则读书笔记写的人物分别是
    2. (2) 下列故事来自《水浒传》的一项是(   )
    3. (3) 你最喜欢四大名著中的哪个人物?请你写出有关他(她)的故事。
  • 1. (2024六下·新会期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历史悠久,剧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更是数以万计。比较流行的有京剧、昆曲、评剧、越剧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限制。

    材料二: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兴的祈盼。

    材料三:风筝起源于中国。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墨翟(dí)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木鸟只飞了一天就坏了,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风筝。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了风筝材质。汉代发明造纸术后,风改用纸糊制,俗称“纸鸢”。后来,风筝逐渐传入民间,成为人们娱乐的玩具。

    材料四: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福禄寿禧、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1) 上面四则材料分别介绍了这四种民间艺术。
    2. (2) 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 (3) 如果将上面四则材料作为板报的内容,最适合作为板报标题的是( )
    4. (4) 春节时,奶奶从庙会上买了一张鱼的年画贴在家里,奶奶希望:
  • 1. (2024五下·南海期中)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阳光以短波形式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表面,地球吸收后以长波形式辐射回去时,却会被大气层中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等气体吸收,又传回地球,使地表温度逐渐上升,犹如一个大温室,称为“温室效应”。

    资料显示,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近年来,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更加明显。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焚烧垃圾,由此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即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不断增多,就会使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导致全球变暖。

    【材料二】全球变暖是一种生态或气候破坏。全球变暖造成南、北极冰雪加快融化,海平面上升,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岌岌可危;全球变暖造成极端恶劣天气频出,譬如台风、高温、暴雨、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全球变暖造成部分地区出现虫灾,全球粮食生产也受到影响,产量逐渐下降;最重要的,全球变暖正在增加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机率,如印度北部的谢赫普拉地区今年最高气温达到了45.1℃,此次高温热浪造成了印度北部电力短缺和严重人员伤亡。

    【材料三】

    ①杭州亚运会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竞赛场馆设计和运营。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仅12个;设计施工中,编制绿色健康建筑设计导则,优先采用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优先使用新能源车和新能源机械,减少场馆运营期的碳排放。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设置的210个导光管通过顶部的采光罩,将室外的自然光漫射至室内,使用寿命长达25年,每年可节电约10万千瓦时。

    ②在杭州,“绿色亚运”推动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运动员可以通过各种绿色行为,减少参赛和生活中的碳排放,还可以使用“云上亚运村”低碳账户,通过积累积分兑换绿色低碳产品。观众可以通过选择电子门票、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绿色观赛行为,减少碳排放。

    1.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温室气体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全球变暖造成部分地区出现虫灾,全球粮食生产也受到影响,产量急剧下降。

    2. (2) 【材料三】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 (3) 通过上述材料的学习,我们可以如何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至少分三条表述。
  • 1. (2024四下·东莞期中) 实用阅读:阅读下面非连续文本,完成练习。

    邀请函

    各位家长: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评价、鉴赏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为了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我校将举办阅读表演活动,诚邀各位家长来观看指导。详情如下:

    日期:3月27日(星期五)

    地点:本校礼堂

    第一场表演:上午9时至10时30分(只招待一至三年级学生家长)

    第二场表演:下午2时至3时30分(只招待四至六年级学生家长)

    表演内容:朗诵、讲故事、唱歌、话剧

    温馨提示:请提前十分钟到场,表演期间请关闭手机,保持安静。

    行知小学校长 敬邀

    3月20日

    1. (1) 学校举办阅读表演活动的目的是(    )
    2. (2) 校长发出这张邀请函最主要的目的是(    )
    3. (3) 请仔细阅读邀请函,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本次阅读表演的内容包含:朗诵、讲故事、相声、唱歌、话剧。

      ②本次阅读表演的日期是3月27日(星期五),分为上午、下午两场举行。

      ③小明是三年级学生,他的爸爸可以在星期五下午2时到校观看表演。

    4. (4) 四年级学生林思含的妈妈出差在外,思含晚上回家,打电话告知妈妈参加活动。请你帮思含把需要转述的内容简要写下来。
    5. (5) 请你根据邀请函的内容,为本次阅读表演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 1. (2024六下·瑞安期中) 阅读

    走近朱自清

    【材料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朱自清《匆匆》节选

    【材料二】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发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

    ——朱自清《绿》节选

    1. (1) 我会结合材料内容来填写。《匆匆》写出了时间逃去如飞,一去不复返。《绿》节选部分写出了梅雨潭的水绿得,绿得鲜润,绿得
    2. (2) 我会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据以上片段,完成以下对话。
      我发现这两篇阅读材料,有很多相似之处哦!你瞧!《匆匆》和《绿》两个片段都多处使用问句,且问而不答。
      我也发现了哦!比如:《匆匆》中用燕子再来、、桃花再开,与时间一去不复返作对比。
      我看到《绿》中用、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绿壁、西湖的波、、和梅雨潭的水色作对比。
      我知道朱自清在《匆匆》中这样写,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流逝的之情;在《绿》中这样写,表达的情感。
    3. (3) 结合阅读材料内容进行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匆匆》节选中,画线句子的内容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洗手、吃饭、默默时,日子悄然流逝,展现了时间在不经意间的迅速流逝。

      ②《绿》节选中,不仅在于它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奇”“醉人”的绿,而且在于它字里行间所洋溢的那一种浓郁的诗味。

    4. (4) 《匆匆》节选中,“跨”“飞”“溜”“闪”连用得非常巧妙,你觉得妙在哪里?在批注框中写一写。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