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曾都模拟) 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辩论时要能听出对方话中的漏洞,并进行反驳。
    2. (2) “慷慨、慈祥、不屈、虚荣”这几个词语感情色彩相同。
    3. (3) “yi zhi ye yin”是整体认读音节,“yuan”是三拼音节。
    4. (4)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和“孰为汝多之乎?”都是反问句。
    5. (5)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节选自《礼记》。
  • 1. 下面句子不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
    A .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B . 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 C . 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吗? D . 请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
  • 1. (2024四上·望都期末) 按要求写句子。
    1. (1) 一天,老师突然说要调走,你不敢置信地说:?(填反问句)
    2. (2)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填关联词语)
    3. (3) 天气太冷了,我穿上大衣和帽子才敢出门。(修改病句)
    4. (4)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拟人句)
    5. (5) 选一个词语,试着写一两句话。

      生气 自豪 快乐 着急

      例:我们可以这样写“害怕”:

      我们马上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 1.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 . 浪费时间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C . 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D . 巍巍高山难道不是英雄坚强不屈的象征吗?
  • 1.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作者采用问句开头有什么作用?(  )
    A . 这样更能体现出大海深处的神秘。 B . 这样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 . 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寻找答案。
  • 1. 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1. (1) 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令我喜爱。
    2. (2) 暴风雨能摧毁他们坚强的意志吗?
    3. (3) 朋友之间那真挚的情意,是多么让我感动啊!
  • 1. (2021四上·藁城期末) 下列句子中,不是同一类型的一句是( )
    A . 是谁来呼风唤雨的呢?当然是人类。 B . 这难道不是强人所难吗? C . 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D .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1.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做事情一定要认认真真,马马虎虎是不行的。(改成反问句) 
    2. (2) 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改成比喻句)
  • 1. 写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 (1)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2. (2) 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3. (3)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 1. 句子练习。

       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1. (1)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把这句话换一种句式表达,意思不变:
    2. (2) 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1 2 下一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