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甲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

    吕本中

    半篙春涨绿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齐。

    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鷃一枝栖

    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

    却讶探骊人不至,清樽画舫倩分题

    [注]①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②本句首字原缺。③探骊:这里指精通写诗作文。④分题:诗人聚会,分题目而赋诗。

    1. (1)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颈联中“软”“低”二字的使用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请简要赏析。
  • 1. (2024·新课标国Ⅱ卷)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雨后为山亭独卧

    叶梦得

    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

    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

    [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 1. (2024·新课标Ⅰ卷)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宿千岁庵听泉

    刘克庄

    因爱庵前一脉泉,襆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 1. (2024高一下·宜昌期中)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经行岚州

    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2) 颈联“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初罢中书舍人

    白居易

    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

    或望君臣相献替 , 可图妻子免饥寒。

    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

    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觅何官。

    【注】①本诗作于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上书言河北军事不被采用,自请去外地任职,于长庆二年七月十四日被罢中书舍人,除授杭州刺史。②献替:劝谏,亦泛指议论国事兴革。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秋兴八首》就是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写成的。②即指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本诗感秋而抒怀,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 1. (2024高二下·孝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阳关引

    宋·寇准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注]①“引”是词体的名称。宋代,多取唐五代轻便短小的“令曲”,漫衍其声,翻成新调,称之为“引”。“阳关引”此调始于宋代寇准之词作,依据唐代王维《阳关曲》而作。②歌曲的最后一遍为“彻”。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2) 这首词与李白《将进酒》都描写了劝人饮酒的场景,二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1. (2024高二下·武汉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相和歌辞·蜀道难

    唐·张文琮

    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层岩上郁盘。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

    [注]①“梁山”即“高梁山”“大剑山”,主峰在今四川剑阁境内。晋时张载《剑阁铭》所谓“岩岩梁山,积石巍卷”就是说的这里。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本诗与李白的《蜀道难》都发出了“蜀道之难”的感慨,请结合内容,比较两首诗抒情特色的异同。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登洛阳故城
    许浑[唐代]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 , 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鍭岭登仙子 , 犹自吹笙醉碧桃。

    【注】①禾黍离离:从《诗经·王风·黍离)篇中“彼离离”一句脱化而来。②堞(dié):城上小墙。③登仙子:王子乔,传说其修仙得道,在缑氏山(缑岭)骑鹤升天而去。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诗人登临送目,产生诸多感慨,请结合全诗逐联简析。
  • 1. (2024高三下·武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陈亮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 , 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注】①词人与友人辛弃疾约朱熹往紫溪会谈,朱熹不能赴约,词人只得回去,与辛弃疾分别,别后辛弃疾寄《贺新郎》一首给词人,词人写此词唱和。②神奇臭腐:出自《庄子·知北游》“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言天下之事变化甚多。③夏裘冬葛:出自《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葛,夏日之裘,无用于己”,此喻世事颠倒。④生发:胎发。⑤树犹如此:典出《世说新语·言语》,东晋桓温北征时,见当年移种之柳已大十围,叹息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⑥龙共虎,应声裂:龙虎丹炼成而迸裂出鼎。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本词上片“老去凭谁说”,意思是老了无知音倾诉,下片“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写自己与辛弃疾是知音,志趣相投,见解相同。这两句话是否矛盾? 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